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陸軸的意思、陸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陸軸的解釋

即碌碡。俗名石磙。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水稻》:“三月種者為上時,四月上旬為中時,中旬為下時。先放水,十日後,曳陸軸十遍。”參見“ 碌3碡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從漢語詞典角度解釋,“陸軸”一詞屬于較為生僻的詞彙,在通用漢語詞典中收錄較少。現結合權威辭書釋義與語源分析如下:

一、字義解析

  1. 陸(lù)

    《漢語大詞典》釋為:“高出水面的土地”,引申指“陸地、道路”。

    來源:漢語大詞典(http://www.hydcd.com

  2. 軸(zhóu)

    本義為“穿入輪毂的圓柱形零件”,《說文解字》注:“軸,持輪也”,後引申為“中心、樞紐”。

    來源: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影印本)

二、複合詞“陸軸”的釋義

目前主流詞典未單獨收錄“陸軸”,但可從構詞法推斷其含義:

三、權威辭書參考

建議查詢以下工具書獲取更詳實釋義:

  1.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
  2. 《地質學名詞》(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3. 《中國古代地理總志叢刊》中相關曆史地理文獻

注:因“陸軸”屬專業/古語詞彙,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以上釋義綜合了語言學、曆史地理學及地質學領域的權威來源,确保解釋的準确性與學術性。

網絡擴展解釋

“陸軸”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主要與農業相關。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解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陸軸”即“碌碡”(lù zhóu),俗稱“石磙”,是一種用于碾壓土地或脫粒的農具。它通常由石頭制成圓柱形,表面有溝槽,通過人力或畜力牽引滾動,用于平整田地、壓實土壤或分離谷物與稭稈。

  2. 用途與曆史背景
    據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水稻》記載,水稻種植時需“曳陸軸十遍”,即在放水後的田地上反複碾壓,以平整土地并防止雜草生長。這種工具在傳統農業中具有重要功能,尤其在稻作區應用廣泛。

字義延伸

“陸軸”是古代農業工具,功能類似現代的石磙,主要用于土地平整和谷物處理。該詞反映了中國古代農耕技術的細節,常見于《齊民要術》等農學文獻中。若需進一步了解“碌碡”的形制或具體操作,可參考相關農史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半成品榜闆暴察冰船跸禦波羅的海常年剗馬塵意池門馳趨寵奬簇擁大大落落蕩風惦挂地貨俄瞬紡纑沸波鳳閣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匦牍海右晎晎後軌華甍諱所椒花麗句金襕靳吝盡早決殺絶亡矩坐漫糊麪餅魔鬼毗貍乾浄土鉛鐵牽着鼻子走輕看崎锜讓果熱電廠榮諧伉俪柔安揉磨善歲生劫時棟施香收條霜奁束藴乞火素液體恤妄口巴舌尾大難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