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陸軸的意思、陸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陸軸的解釋

即碌碡。俗名石磙。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水稻》:“三月種者為上時,四月上旬為中時,中旬為下時。先放水,十日後,曳陸軸十遍。”參見“ 碌3碡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陸軸”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主要與農業相關。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解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陸軸”即“碌碡”(lù zhóu),俗稱“石磙”,是一種用于碾壓土地或脫粒的農具。它通常由石頭制成圓柱形,表面有溝槽,通過人力或畜力牽引滾動,用于平整田地、壓實土壤或分離谷物與稭稈。

  2. 用途與曆史背景
    據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水稻》記載,水稻種植時需“曳陸軸十遍”,即在放水後的田地上反複碾壓,以平整土地并防止雜草生長。這種工具在傳統農業中具有重要功能,尤其在稻作區應用廣泛。

字義延伸

“陸軸”是古代農業工具,功能類似現代的石磙,主要用于土地平整和谷物處理。該詞反映了中國古代農耕技術的細節,常見于《齊民要術》等農學文獻中。若需進一步了解“碌碡”的形制或具體操作,可參考相關農史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陸軸

陸軸是一個漢字詞,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陸”和“軸”。

部首和筆畫的拆分如下:

1. 陸(部首:阜,共5畫):意指陸地,相對于海而言。

2. 軸(部首:車,共15畫):意指車輪的軸。

陸軸一詞源自于《史記·項羽本紀》中的記載,原意為“陸地上的車輪”。在古代戰争中,戰車常用于攻擊敵軍,陸軸就是指戰車中的車輪。後來,陸軸逐漸引申為更廣義的含義,表示陸地上的車輛,特指軍事用車。

繁體字“陸軸”繼承了簡體字“陸軸”的含義和拆分方式,隻是書寫時采用繁體字的形式。

古時候漢字寫法中,陸軸在篆書時期的字形為“陸軸”,草書時期的字形為“陸軸”,隸書和楷書時期的字形則基本沿用至今。

以下是一些關于陸軸的例句:

1. 這輛陸軸被設計成適應各種複雜地形的軍用車輛。

2. 在古代戰争中,陸軸是攻城拔寨的重要武器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陸軸也可用于組詞,如陸軸車、陸軸兵等。

與陸軸相關的近義詞包括陸軍、戰車等,它們都強調陸地上的軍事力量和裝備。

反義詞則可包括海軸、艦軸等,強調海上的軍事力量和裝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