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螺形的小酒杯。 唐 元稹 《通州丁溪館夜别李景信》詩之一:“蠡琖覆時天欲明,碧幌青燈風灩灩。”
“蠡琖”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釋:
唐代詩人元稹《通州丁溪館夜别李景信》中曾用此詞:
“蠡琖覆時天欲明,碧幌青燈風灩灩。”
詩句描繪了飲酒至天明的場景,“蠡琖”指代酒杯,兼具形态美與意境美。
“蠡琖”是古代對螺形酒杯的雅稱,兼具實用與審美意義。理解這類古詞需結合字形、讀音及文獻語境,建議參考《漢語大字典》或《全唐詩》等權威資料進一步探究。
《蠡琖》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指的是用蠡器(一種古代容量單位)盛裝琖(一種有柄的容器)。在古代,蠡器用來測量液體的容量,可以類比于現代的容量杯或容器。
《蠡琖》的部首是“虍”,部首意思是這個字所包含的最簡單的意義。它的筆畫個數是15畫。
《蠡琖》的來源比較複雜,其中《蠡》的出處為《尚書大傳·周書·二十一年紀》:“蠡物度量,以舜為主,四海無鬼。蠡石之寶,以殷卒。”意思是蠡作為度量器,在舜的時候首次使用,在殷商時期也曾被使用。
至于《琖》字,則來源于《說文解字》:“似盃,甚小之。”表明琖是一種容器,比較小巧。
繁體字《蠡琖》為「蠡爐」。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方式會有一些差異。根據《康熙字典》中的描述,古代的寫法中《蠡琖》字的部分可能會有所變化,但整體的形狀基本類似。
1. 他用蠡琖盛裝了一些清水。
2. 書架上放着一隻蠡琖,是我古董收藏的其中一件。
蠡器、琖石、蠡度等
蠡瓶、琖杯、盛器等
大器、廣口瓶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