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仙山。 晉 庾闡 《孫登隱居》詩:“靈巖霞蔚,石室鱗構,青松标空,蘭泉吐牖。”
(2).山名。指 山西省 大同市 雲岡 ,又名 武周山 , 北魏 建石窟于此。
(3).山名。在 江蘇省 吳縣 木渎鎮 西北。一名 硯石山 。 春秋 末 吳王 夫差 建離宮于此,今 靈岩寺 即其地。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外郡·靈岩山》:“ 靈巖山 有 夫差 館娃宮 、 響屧廊 、 浣花池 、 采香徑 等勝,固 吳中 麗矚也。” 清 張怡 《入山聞莺》詩:“不識 靈巖 路,行行轉欲迷。”
(4).山名。在 浙江 樂清 雁蕩山 ,為 雁蕩 第一峰。 明 張煌言 《吳子佩遠遊雁蕩歸備述名勝因為詩記略》:“ 靈巖 割元氣,陰洞礙朝曦。巖中何所有,萬象迸葳蕤。”
(5).山名。在 江蘇 六合 東。峰巒回抱,有 瑪瑙澗 ,出五色石卵,世稱靈岩石。參閱《嘉慶一統志·江甯府》。
(6).山名。在 山東 長清 東南。四面方正,又名 方山 。
“靈岩”一詞含義豐富,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部分地區讀作“ling yáng”(如湖南資興兜率靈岩),但标準讀音為“líng yán”。
靈岩既承載自然景觀,又融合宗教、曆史、文學内涵,需結合具體語境解讀。如需了解某處靈岩的詳情,可參考相關地理或文獻來源。
《靈岩》是一個漢字詞語,由“靈”和“岩”兩個字組成。
1. 拆分部首和筆畫:
- “靈”由“火”和“示”兩個部首組成,它的總筆畫數為9。
- “岩”由“山”和“石”兩個部首組成,它的總筆畫數為8。
2. 來源:
- “靈”的意思是神秘、超自然的,而“岩”的意思是岩石或山石。因此,“靈岩”指的是神秘而壯觀的山石。
3. 繁體:
- “靈岩”在繁體中的寫法為“靈巖”。
4. 古時候漢字寫法:
-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有時候使用正體和草體的不同形式。因此,可能存在一些變體字,如“靈”字的變體為“雷”。
5. 例句:
- 這座靈岩屹立在山腳下,給人一種神秘而莊嚴的感覺。
6. 組詞:
- 靈山(神秘的山)
- 岩洞(山洞中的岩石)
7. 近義詞:
- 奇石(形狀奇特的石頭)
- 仙山(神仙居住之地)
8. 反義詞:
- 平地(沒有山岩的平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