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縣罄的意思、縣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縣罄的解釋

亦作“ 縣磬 ”。懸挂的磬,喻空無所有,貧困之極。《左傳·僖公二十六年》:“ 齊侯 曰:‘室如縣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 楊伯峻 注:“罄同磬,他本亦作‘磬’,《魯語上》即作‘磬’。磬之懸掛,中高而兩旁下,其間空洞無物。百姓貧乏,空無所有,雖房舍高起,兩簷下垂,如古磬之懸掛者然也。”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賢媛》:“ 陶公 少有大志,家酷貧……于時冰雪積日, 侃 室如縣磬。” 宋 胡繼宗 《書言故事·貧乏》:“言貧乏室如縣罄。”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縣罄”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xiàn qìng(部分文獻中“縣”通“懸”,讀xuán),其核心含義是形容極度貧困、空無所有。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來源與用法

  1. 曆史典故:
    • 出自春秋時期《左傳》,用于描述國家或家庭的極度貧瘠狀态。
    • 楊伯峻在注釋中強調,“縣罄”通過磬的形态(中高旁低、内部空虛)比喻百姓家徒四壁。
  2. 使用場景:
    • 傳統用法:多用于文學或曆史文本,描述經濟困頓、資源枯竭的境況。
    • 現代延伸:偶見用于比喻地區因災難、戰争等導緻荒廢蕭條(如提及的“地方空無人煙”),但此用法較少見。

辨析與注意


示例參考

網絡擴展解釋二

《縣罄》的意思

《縣罄》是一個漢字詞組,通常用于描述一個縣級行政區域内物資、人員、力量等被抽調一空,沒有剩餘或可利用的情況。

拆分部首和筆畫

《縣罄》可拆分為:縣(采字部首:土,總筆畫:6)+ 罄(采字部首:網,總筆畫:13)。

來源

《縣罄》來源于《左傳·昭公二十三年》記載的曆史事件。該事件發生在春秋時期,晉國君主昭公命令将晉軍主力集中在國境内的一個特定地區(即縣)進行戰鬥,結果導緻晉國其他地方嚴重缺乏防禦力量和物資供給。

繁體

《縣罄》在繁體字中保持不變,仍然書寫為「縣罄」。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存在一定的變化。《縣罄》在古時候寫作「縣罄」,字的結構和部首相同,但是筆劃可能有細微差别。

例句

1. 在戰争期間,該縣的資源完全被調用,可以說是完全縣罄了。

2. 經過長時間的開發利用,該礦區已經面臨資源縣罄的危機。

組詞

1. 縣官:指縣級行政區域的政府官員。

2. 罄竹難書:形容情況非常糟糕,無法言表。

近義詞

資源枯竭、物資耗盡、空虛無物、一空如也。

反義詞

豐富充盈、資源充足、物資豐富、富饒充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