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縣罄的意思、縣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縣罄的解釋

亦作“ 縣磬 ”。懸挂的磬,喻空無所有,貧困之極。《左傳·僖公二十六年》:“ 齊侯 曰:‘室如縣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 楊伯峻 注:“罄同磬,他本亦作‘磬’,《魯語上》即作‘磬’。磬之懸掛,中高而兩旁下,其間空洞無物。百姓貧乏,空無所有,雖房舍高起,兩簷下垂,如古磬之懸掛者然也。”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賢媛》:“ 陶公 少有大志,家酷貧……于時冰雪積日, 侃 室如縣磬。” 宋 胡繼宗 《書言故事·貧乏》:“言貧乏室如縣罄。”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縣罄(xuán qìng)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與“懸罄”相通,指空無所有,形容極度貧困或一無所有的狀态。以下從權威漢語詞典及古籍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縣罄”通“懸罄”,字面意為“懸挂的罄(一種打擊樂器)”。因罄懸挂時中空無物,故引申為:

  1. 家中空無一物:形容極度貧窮,物資匮乏。
  2. 匮乏至極:比喻資源或儲備完全耗盡的狀态。

    例:“室如縣罄,野無青草。”(《左傳·僖公二十六年》)

二、古籍出處與權威釋義

  1. 《左傳·僖公二十六年》

    齊孝公伐魯時,魯國大夫展喜以“室如縣罄”描述魯國困頓之狀,強調其國庫空虛但仍堅守道義。此用法成為經典例證,後世詞典多引此例。

    《漢語大詞典》釋:“縣罄”同“懸罄”,謂府庫空虛如懸挂的罄,中空無物。

  2. 《漢語大字典》

    明确标注“縣”通“懸”,指“懸挂”;“罄”為古代石制樂器,中空。“縣罄”即形容空無所有,強調貧困程度之深。

  3. 《辭源》(修訂本)

    釋義為“形容空無所有,貧乏至極”,并引《左傳》“室如縣罄”佐證,指出其與“懸罄”為同一詞的不同書寫形式。

三、語義演變與用法

四、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

    第二卷“縣”字條釋“縣罄”為“形容空無所有”。

  2. 《辭源》(商務印書館,2015年修訂版)

    第三冊“縣”字條引《左傳》用例及釋義。

  3. 《左傳譯注》(中華書局,2011年)

    對“室如縣罄”的注釋明确其貧困喻義。


注:本文釋義綜合《漢語大詞典》《辭源》等權威辭書及《左傳》原典,釋義嚴謹,來源可考。

網絡擴展解釋

“縣罄”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xiàn qìng(部分文獻中“縣”通“懸”,讀xuán),其核心含義是形容極度貧困、空無所有。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來源與用法

  1. 曆史典故:
    • 出自春秋時期《左傳》,用于描述國家或家庭的極度貧瘠狀态。
    • 楊伯峻在注釋中強調,“縣罄”通過磬的形态(中高旁低、内部空虛)比喻百姓家徒四壁。
  2. 使用場景:
    • 傳統用法:多用于文學或曆史文本,描述經濟困頓、資源枯竭的境況。
    • 現代延伸:偶見用于比喻地區因災難、戰争等導緻荒廢蕭條(如提及的“地方空無人煙”),但此用法較少見。

辨析與注意


示例參考

别人正在浏覽...

側不楞怅然若失暢銷書幨帷傳筆夢膽裂達智鄧氏銅山訂頑東秦二精風監鳳舞鸾歌港浦高僧高小耕桑過腔熯熱橫怒或者菅蒯噍類佳肴疥癢計日以待鸠僚積蓄擊應钜傑緑林山木精凝煙棚菊疲癃葡桃淺嚐辄止巧克力旗隊绮羅叢清銳清鮮卭卭距虛人中之龍商籍神乎其技司分四節四義夙見擡杠天人感應蜩螗體膚通南徹北王瓜暡曚甕天之見獻呈陷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