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entimeter of mercury] 壓強單位,等于支承1厘米高汞柱所需壓力,當汞的密度為13.59651克/厘米 3 ,引力加速度為标準值980.6厘米/秒 2 時,等于1333.22387415帕斯卡,它和10托的差别小于7百萬分之一
厘米汞柱是壓強(壓力)的計量單位之一,指在标準重力加速度下,由高度為1厘米的汞(水銀)柱所産生的壓強。其符號通常表示為cmHg。該單位源于托裡拆利(Evangelista Torricelli)于1643年設計的氣壓計實驗,通過測量汞柱高度來量化大氣壓力。
物理含義:1厘米汞柱等于汞密度(13.5951 g/cm³,0°C時)、标準重力加速度(980.665 cm/s²)與1厘米高度的乘積。計算公式為:
$$
P = rho cdot g cdot h
$$
其中 (rho) 為汞密度,(g) 為重力加速度,(h) 為汞柱高度。
國際單位制換算:
$$
1 , text{cmHg} = 1333.22 , text{Pa} quad (text{帕斯卡})
$$
與毫米汞柱關系:
1厘米汞柱(cmHg)= 10毫米汞柱(mmHg)。毫米汞柱是醫學(如血壓測量)和氣象學中更常用的單位。
意大利科學家托裡拆利通過汞柱實驗首次證實大氣壓的存在,奠定了液體壓力測量的基礎。汞因其高密度、低蒸氣壓和化學惰性,成為早期氣壓測量的理想介質,厘米汞柱由此成為經典壓強單位之一。
來源:
厘米汞柱(cmHg)是一種壓強單位,主要用于醫學、氣象學等領域。以下為詳細解釋:
厘米汞柱表示支撐1厘米高汞柱所需的壓強。其計算基于汞的密度(13.59651克/立方厘米)和标準重力加速度(980.6厘米/秒²),公式為:
$$
P = rho cdot g cdot h
$$
代入數值可得:
1 cmHg ≈ 1333.22 帕斯卡(Pa)。
厘米汞柱非國際單位制(SI)單位,但在傳統領域仍廣泛使用,因其直觀且儀器設計沿用曆史習慣。
汞的高密度使其液柱高度變化更易觀測,故曾被選為标準介質,但現因汞的毒性逐漸被電子儀器替代。
拔碇白鼠闆書逞刑成造持法恥忿摛章春見楚王神促裝達怛膽大心麄窵長砥勵頓僵返道方罫芳齡法循孚萌感戢鎬頭姑姊妹還壽經悍骜環絙奸蠧敬虔驚擾凱定抗拟冷天連頭連腳料酒鸬鷀杓買情面議明石谟烈末釁母本片席萍蹤驅寒乳白森竪纔則舍道用權深厲石坎守土有責疏少宋襄之仁酥潤彈射外應偎妻靠婦小天使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