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方罫的意思、方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方罫的解釋

(1).指棋盤上的方格。《文選·韋昭<博弈論>》:“然其所志不出一枰之上,所務不過方罫之間。” 張銑 注:“罫,線之間方目也。” 清 金農 《與謝山人夔池上弈》詩之一:“方罫楸枰布勢遲,鈎連小刼動偏師。”

(2).指整齊的方格形。 李鬥 《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上》引 清 馬曰琯 《畢園詞》:“廢池吹縠,野田方罫,著眼都如畫。”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方罫”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其解釋需結合曆史文獻和語境綜合理解:

一、基本釋義

  1. 棋盤上的方格
    源自古代棋類遊戲術語,指棋盤上由線條劃分出的方格。例如《文選·韋昭<博弈論>》中提到“所務不過方罫之間”,張銑注解為“罫,線之間方目也”。

  2. 整齊的方格形
    用于描述排列規則的方形結構,如清代馬曰琯《畢園詞》中“野田方罫”,形容田野如畫般的整齊方格狀。

二、文化引申義

部分文獻(如)提到,“方罫”在古代也指測量直角的工具,由兩根垂直木條構成,後引申為形容人“嚴謹、正直”的品格,強調行事端正、不偏不倚的态度。

三、使用場景

注意

需區分“方罫”與“方塳”(俄羅斯地質現象)等近似詞,二者字形、含義均無關聯。若需具體文獻例證,可參考《文選》《揚州畫舫錄》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方罫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方形的尺子或規矩。它由兩個部首組成:方部和罫部,分别表示方形和尺子。方部的筆畫數為4,罫部的筆畫數為5,總共9個筆畫。 方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人們使用方形的尺子或規矩來測量和繪制直線。方罫作為一個漢字,用來指代這種工具。 在繁體字中,方罫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它仍然由方部和罫部組成,且筆畫數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方罫的漢字寫法并沒有太大的變化。它的字形與現代相似,仍然由方部和罫部組成。 以下是一個例句:他用方罫測量了桌子的長寬,确保它適合在房間中放置。 方罫可以與其他漢字組合形成新詞,例如方罫規(指測量用的方形尺子)、方罫畫(使用方形尺子繪制直線)等。 方罫的近義詞可以是方尺、方形尺子等,它們也表示方形的測量工具。 方罫的反義詞可能是圓規,圓規是一種測量工具,用于繪制圓形。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