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籍贯。 章炳麟 《印度人之论国粹》:“譬如人有里籍与其祖父姓名,他人不知,无害为明哲;己不知,则非至童昏莫属也!”
“里籍”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籍贯,即一个人的祖居地或出生地。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根据权威词典解释,“里籍”读作lǐ jí,指代个人的籍贯。例如章炳麟在《印度人之论国粹》中曾用此词强调对家族根源的认知:“譬如人有里籍与其祖父姓名,他人不知,无害为明哲;己不知,则非至童昏莫属也!”。
词语构成
使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书面语境,尤其在强调个人出身、家族渊源时使用。现代汉语中更常用“籍贯”替代,而“里籍”则带有一定古风色彩。
相关辨析
需注意与“户籍”区分:户籍侧重行政登记的居住地,而里籍更强调祖籍或原籍,属于文化层面的归属概念。
总结来看,“里籍”通过“里”与“籍”的复合,凝练表达了人与故土间的深层联系,常见于文史类文本中。
里籍是一个中文字词,指的是人们的户籍所在地。在中国,户籍是记录一个人的出生地、居住地以及其他与个人身份相关的信息的地方。因此,“里籍”也就代表着一个人的家乡或所属地区。
里籍的拆分部首是“田”和“竹”。其中,“田”是指田地,是一个常见的部首,表示与农业相关的事物;竹则是指竹子,表示与植物相关的事物。里籍的总笔画数是10画。
里籍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制度。在古代,人们在迁移或定居时需要在相应的地方登记,记录个人基本信息。这个登记制度逐渐演变成为后来的户籍制度。因此,里籍一词即来源于古代人们登记信息的地方。
里籍的繁体写法为「裡藉」。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在有所不同。里籍可以用古汉字写作「裏藉」。由于语言的发展与变化,汉字的书写方式也会随之改变,因此现代汉字的写法有时与古代有所不同。
1. 他的里籍是山东济南。
2. 我的里籍在江苏苏州,但我现在在上海工作。
里程碑、籍贯、户籍、迁籍、出籍
家乡、出生地、祖籍
外籍、移民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