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式瞻的意思、式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式瞻的解釋

(1).敬仰,景慕。《北齊書·王昕傳》:“﹝ 昕 ﹞對曰:‘ 元景 位望微劣,不足使殿下式瞻儀形,安敢以親王僚寀,從厮養之役。’” 宋 司馬光 《祭觀文丁尚書文》:“老成之德,中外式瞻。”

(2).瞻視。 明 高啟 《顧榮廟》詩:“大夫過停轅,式瞻為含愴。”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式瞻”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釋

  1. 敬仰、景慕
    指對他人的品德、地位或成就表示尊敬和仰慕。例如《北齊書·王昕傳》中,王昕提到自己地位卑微,不足以讓殿下“式瞻儀形”,即表達了對上位者的敬重。宋代司馬光在祭文中也以“老成之德,中外式瞻”形容丁尚書的德行被廣泛景仰。

  2. 瞻視、注視
    這一用法相對少見,如明代高啟的詩句“式瞻為含愴”中,“式瞻”可理解為凝望或注視。

二、詞源與結構

三、使用場景

四、注意事項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北齊書》《司馬光文集》等原始文獻,或權威辭書如《漢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式瞻》的意思

《式瞻》是一個漢字詞語,用于形容看待、審視或觀察事物的方式或态度。它可以表示以一種正式或莊重的方式來觀察、審視某個人、事物或事件。

拆分部首和筆畫

《式瞻》由兩個部首組成:式(shì)和目(mù)。

式的拆分部首是弓(gōng),拼音為shì,總計包含6畫。

目的拆分部首是目(mù),拼音為mù,總計包含5畫。

來源和繁體

《式瞻》在漢字中的出現較少,難以追溯到具體的來源。

繁體字形式為「式瞻」,和簡體字形式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形狀和書寫方式有所不同。以《式瞻》為例,其古時的寫法可能是「弋瞻」或「式眨」。這些變化主要是由于字形演變和書寫風格等因素導緻的。

例句

1. 他以一種莊重而嚴肅的方式對待每一個來訪的客人,展現了他對待人的《式瞻》。

2. 這位老師教導學生時,總是以高度的責任心和認真的态度《式瞻》每一個學生的學業。

組詞

1. 議式(yì shì):指在特定場合或儀式上的規定、規範。

2. 瞻望(zhān wàng):指遠眺、遠望。

3. 式樣(shì yàng):指事物的形态或外觀。

近義詞

審視、觀察、審查

反義詞

漫不經心、疏忽、忽略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