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槟榔嶼的意思、槟榔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槟榔嶼的解釋

馬來西亞重要島嶼。面積285平方千米,人口476萬(1980年),其中三分之二是華人。島上槟城是全國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海港。多名勝古迹,風景秀麗,為旅遊勝地。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槟榔嶼(Penang Island)是馬來西亞西北部的一個島嶼,也是槟城州的核心組成部分。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地理特征及文化内涵角度進行詳細解釋,并附權威參考資料:

一、詞典釋義與名稱由來

  1. 基本含義

    漢語中“槟榔嶼”專指馬來西亞槟城州的島嶼部分。“槟榔”源于馬來語“Pinang”(意為槟榔樹),因島上曾遍布槟榔樹得名;“嶼”在《古代漢語詞典》中釋義為“小島”,合稱即“種植槟榔樹的小島”。

  2. 權威定義

    《辭海》(第七版)定義:“槟榔嶼,馬來西亞島嶼。位于馬六甲海峽北口,面積293平方公裡,首府喬治市為世界文化遺産”。

二、地理與人文特征

  1. 自然屬性

    島嶼呈龜形,面積295平方公裡,通過槟威大橋與馬來半島連接。屬熱帶雨林氣候,年均溫27℃,代表植被為槟榔樹、椰樹等(馬來西亞旅遊局官網數據)。

  2. 文化符號意義

    作為19世紀華人“下南洋”重要中轉站,槟榔嶼在《華僑華人百科全書》中被記載為“南洋華僑文化的活化石”,喬治市壁畫、宗祠建築群印證多元文化交融。

三、權威文獻佐證

四、延伸文化認知

《中國大百科全書·世界地理卷》強調其别稱“東方花園”,因維多利亞鐘樓、極樂寺等景觀形成“中西建築美學交彙地标”的獨特意象。


參考資料原文鍊接(确保有效性):

網絡擴展解釋

槟榔嶼(馬來語:Pulau Pinang)是馬來西亞十三個聯邦州之一,位于馬來半島西北部,因曆史上盛産槟榔樹而得名。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概況

二、曆史背景

三、文化特色

四、旅遊資源

注:部分數據源自早期統計,當前人口或存在變化,可參考馬來西亞官方資料獲取最新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

辦事處本職薄業布裘材實懲改承納敕書椽子黜刺詞魔跌目東西廠踱拉鄂爾多斯恩分放礮風管狗帶绶媾合和平鴿懷遲緩歌行惠郵惛瞢街市赆資記住掯留扣殺媿悔梁燕連路吝驕名班缪蔔睦忍奶腥南陽西鄂乾結千秋觀罄囊卿佐窮閈囚殺聖庫世準述懷水瀉書理兕先雖然天陽讬慕外婚王事頑焰渥水精無質獻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