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名。可為藥材。《韓詩外傳》卷十:“吾聞中古之為醫者曰 踰跗 , 踰跗 之為醫也,榒木為腦,芷草為軀,吹竅定腦,死者復生。”一本作“ 搦 ”。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持素證篇》:“中古醫曰 踰跗 ,榒木為腦,芷草為軀,吹竅定腦,死者復生,謂治傷寒厥也。”
“榒木”是一個古代文獻中記載的樹木名稱,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榒木讀作nuò mù,指古書上記載的一種樹木,具有藥用價值。其名稱由“榒”(木字旁,表植物屬性)和“木”組成,屬于形聲字結構。
文獻記載與用途
在《集韻》等古籍中,“榒”被描述為木名,推測其木材或特定部位可用于傳統藥材加工,但具體藥效和用法未詳細記載。
易混淆字辨析
補充說明
由于榒木僅在古籍中簡略提及,現代植物學中可能已無對應物種,或名稱演變導緻失傳。若需進一步考證,建議查閱《爾雅》《集韻》等古代字書。
榒木(péi mù)是一個并不常見的詞彙,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被使用。它指的是一種古老的木材,有着特殊的質地和特點。以下是榒木的一些相關信息。
榒木的搭配部首是木字旁,表示與木相關。它的總筆畫數為12,包含了康熙字典中的部首和所有的筆畫。
榒木的來源比較模糊,目前尚無确切的曆史記載。但可以确認的是,榒木作為一種木材在古代是非常受人們歡迎的,因其特殊的外觀和質地而被廣泛使用。
榒木的繁體字為樸木。
在古代,榒木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沒有固定的規範。根據不同的曆史時期和地域,榒木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
1. 這張桌子是用榒木制成的,非常堅固耐用。
2. 我的家具裡有一些榒木的擺件,非常珍貴。
榒木并沒有常見的組詞用法,因其較為罕見,故很少與其他詞彙組合使用。
榒木的近義詞包括木材、木料、木頭。
榒木的反義詞由于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罕見性,目前尚未有明确的常用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