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uspicious day] 好日子
良吉三十日。——《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良辰吉日。《樂府詩集·雜曲歌辭十三·焦仲卿妻》:“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 宋 歐陽修 《大慶殿行恭謝之禮禦劄》:“即廣殿之翼嚴,擇靈辰之良吉。” 清 姚燮 《雙鸩篇》:“出門七月期,初六是良吉。”
“良吉”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良吉”指良辰吉日,即古人認為適宜舉辦重要事情(如婚嫁、祭祀)的吉祥日子。例如《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中“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表示選定三十日為吉日。
組合後,“良吉”不僅表示具體的好日子,還承載着對美好生活的祈願,如宋代歐陽修《大慶殿行恭謝之禮禦劄》中“擇靈辰之良吉”,強調選擇吉日以體現莊重與祥瑞。
現代漢語中較少單獨使用,多出現在文學或仿古語境中,例如“良吉之期”“良吉之日”,延續其傳統寓意。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語詞典》或古詩文用例(來源:滬江線上詞典、業百科)。
良吉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吉祥、福氣。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艮(gèn)和口(kǒu),在寫法上有一定的獨特性。
良字的部首是艮,讀音為gèn,表示“山”的意思,口字的部首是口,讀音為kǒu,表示“口”的意思。
良字的筆畫數為7畫,口字的筆畫數為3畫。
良字來自于古代漢字,起初是用來表示山的一個字形。後來隨着語言的發展演變成了表示吉祥的意義。良吉在古代被視為吉祥的象征,具有祈福、祝福的含義。
良字在繁體中的寫法為良,沒有發生改變。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良字的古代寫法是由兩個“艮”字組成,表示“多、廣”。這種寫法在古代比較常見。
1. 願祝你攜手幸福,花開良吉。
2. 祈禱良吉降臨,心想事成。
3. 祖國繁榮昌盛,國泰民安,家家戶戶福良吉。
吉祥、福氣、幸福、如意、吉利
吉祥、吉利、祥瑞。
兇惡、厄運、不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