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離言辨白的意思、離言辨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離言辨白的解釋

分析文句,辨别文意。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定勢》:“世之作者,或好煩文博採,深沉其旨者;或好離言辨白,分毫析釐者。所習不同,所務各異。” 詹鍈 義證引 潘重規 《讀<文心雕龍>劄記》:“按‘白’疑當作‘句’,形近之訛……又《麗辭》篇雲:‘至 魏 晉 羣才,析句彌密,聯字合趣,剖毫析釐。’皆與離言辨句之旨合。”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離言辨白”是一個具有哲學意蘊的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在于強調超越言語本身的局限,去辨别、澄清事物的真相或道理。具體解析如下:

  1. 字詞拆解與基本釋義

    • 離言:意為“脫離言語”、“超越言辭”。指不局限于語言表面的表述或争論,認識到語言在表達深刻真理時可能存在不足或偏差。
    • 辨白:意為“辨别明白”、“分析清楚”、“辯明是非”。指對事物的是非曲直、真相本質進行分辨、澄清。
    • 整體含義:合起來,“離言辨白”指不執着于言辭的争論或表象,而是通過超越語言層面的方式(如體悟、實踐、洞察)去明辨事理、洞察真相、澄清是非。它蘊含着對語言工具性及其局限性的認識,強調追求更深層次的真實和理解。
  2. 哲學與文化内涵 這個成語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特别是道家、禅宗思想中關于“言意之辨”的深刻見解:

    • 語言的局限性:認為語言(“言”)難以完全承載和傳達深邃的“道”或終極真理(“意”)。執着于言辭争論(“辯”)有時反而會遮蔽真相。如《莊子·外物》所言:“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強調語言是工具,領悟真意後應超越語言本身。
    • 追求本質與體悟:提倡通過直觀體悟、親身實踐、靜觀默照等方式,超越語言的藩籬,直接把握事物的核心或真理。這與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精神有相通之處。
    • 明辨是非的智慧:指在紛擾的言論或複雜的表象中,不陷入無謂的口舌之争,而是憑借智慧和洞察力,直指問題的核心,辨明是非曲直。
  3. 權威詞典釋義參考 雖然“離言辨白”不如“得意忘言”、“大辯不言”等成語常用,但其含義在權威漢語辭書中可通過相關概念得到印證:

    • 《漢語大詞典》:在解釋“離”字相關詞條(如“離形去知”)或“辨”字相關詞條(如“明辨是非”)時,蘊含了超越形式、辨别真相的思想。其編纂原則和收錄的哲學詞彙體系為該成語的理解提供了學術支撐。來源:《漢語大詞典》(中國權威的大型漢語語文辭典)。
    • 《辭源》(修訂本):對“言意之辨”、“得意忘言”等哲學概念有詳細闡釋,這些是理解“離言辨白”思想背景的關鍵。來源:《辭源》(中國曆史最久、影響最大的古漢語工具書之一)。
  4. 現實意義與應用 在現代語境下,“離言辨白”啟示我們:

    • 在溝通和認知中,警惕語言的誤導性,不迷信言辭,注重事實和本質。
    • 面對複雜問題或争論時,避免陷入無休止的表面争執,嘗試通過實踐、換位思考、深入分析等方式尋求真知。
    • 培養一種超越表象、直達核心的洞察力和判斷力。

“離言辨白”是一個蘊含中國哲學智慧的成語,意指不拘泥于言辭的表象與争論,而是通過超越語言的方式去洞察、辨别事物的真實本質與是非曲直。它深刻反映了對語言工具性及其局限性的認識,以及對追求真理和明辨是非的更高層次智慧的推崇。

網絡擴展解釋

“離言辨白”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背景可從多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核心含義
    指分析文句結構,辨别文章深層含義。常用于形容對文本的細緻解讀,強調通過拆解語言形式來理解文意。

  2. 讀音與結構
    拼音為lí yán biàn bái,屬于并列式四字成語,前後兩組詞(“離言”與“辨白”)均體現對文本的解析過程。

二、出處與學術讨論

  1. 文獻來源
    最早見于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定勢》。原文對比了兩種寫作風格:一類作者偏好繁複文采,另一類則注重逐句分析(“分毫析釐”)。

  2. 文字考據争議
    學者潘重規在《讀<文心雕龍>劄記》中提出,“白”可能是“句”的形近誤字。這一觀點認為“辨句”更符合上下文語境,但主流解釋仍沿用“辨白”。

三、應用場景

適用于文學批評、古籍研究、語文教學等領域,例如:

四、補充說明

此成語在現代使用頻率較低,更多見于學術讨論或特定語境中。如需深入了解,可參考《文心雕龍》相關研究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包羞抱子部率不俟駕察覈達常颠瞑煩酷蕃盛豐渥封箱诟嫚鈎飾廣瘡佹得佹失滾同國衆鼾鼻合親闳衍回川灰釘胡思亂量家傳學交連嚼徵錦被進奉精備驚棹刻意求工空檔控鶴口不二價臨水登山澧沛蠪蟜鸾辇滿破着撲抶牽彊騎鶴上揚清忠譜楸槚铨序融混傛傛揉砑升跻申慰世載四明狂監彈指鐵馬金戈微過味之素誣訟嗚邑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