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大;空曠。 南朝 陳 徐陵 《陳公九錫文》:“京師禍亂,亟積寒暄,雙闕低昂,九門寥豁。”
寥豁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寥”與“豁”兩個語素構成,其核心語義指向空間或心境的空曠開闊狀态。根據《漢語大詞典》解釋,“寥”本義為稀少、空虛,引申指空間的廣闊寂寥,如《老子》中“寂兮寥兮”即描述道體虛無之狀;“豁”原指山谷深邃,後衍生出開朗、通透之意,如陶淵明《桃花源記》“豁然開朗”表現空間的開闊感。
從構詞法分析,“寥豁”屬于并列式合成詞,兩者語義疊加後強化了“空曠無垠”的意象。《古代漢語詞典》記載該詞多用于描繪自然景觀,如“登高望遠,但見天地寥豁”,形象展現目力所及的廣袤空間。在文學語境中,唐代詩人孟郊《石淙十首》有“地祇為之愁,木石皆寥豁”之句,通過拟人手法賦予自然物以空闊寂寥的情感特質。
現代漢語使用中,該詞保留古漢語特征,常見于書面語及文學作品。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形容空間廣闊或心境開闊”,并舉例如“胸襟寥豁,可納百川”。需要注意的是,此詞在當代口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屬于保留古代語義色彩的雅言詞彙。
“寥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形容空間或心境的寬廣、開闊。以下是綜合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寥豁”由“寥”和“豁”兩字組成:
使用場景
文獻例證
南朝陳代徐陵在《陳公九錫文》中寫道:“京師禍亂……九門寥豁”,以“寥豁”形容戰亂後京城的空曠荒涼。
近義詞辨析
與“遼闊”“豁達”等詞類似,但“寥豁”更強調空間與心境的雙重開闊性,且多用于文學性表達。
提示:如需更多例句或用法對比,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查字典)的詳細釋義。
案兵束甲辯灋辯折冰雪節不事事嘗巧楚虐辭邑當面鑼,對面鼓丹江口水利樞紐眈樂德澤颠墜詄蕩斷災二路風篠該覈宮娃鬼星和比痕璺回連嘉禾舞劍合檢诘薦至襟屏極巧九荒基墟開精鲲鱬賴潑皮來茲蘭亭樂盡哀生臁刃留犁撓酒龍漠爐捶莫不魄力清清謹謹勸來仁王軟梯弱管紳糧深思奢泰十二處蜀洛田熟涕淚交流托命圖載蜿蜑巷吏小德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