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詅癡符的意思、詅癡符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詅癡符的解釋

稱文拙而好刻書行世的人。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文章》:“吾見世人,至無才思,自謂清華,流布丑拙,亦以衆矣, 江 南號為‘詅癡符’。”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評文》:“ 和凝 為文,以多為富,有集百餘卷,自鏤闆行於世。識者多非之。此 顔之推 所謂‘詅癡符’也。” 清 厲鹗 《<樊榭山房集>自序》:“有雜文若幹卷,叢綴若幹卷,将次第排纘焉,得毋蹈詅癡符之誚邪!”亦省作“ 詅癡 ”、“ 詅符 ”。 清 王夫之 《詠史》之九:“鳳杳 揚雄 拾羽,龍乖 谷永 探鱗。奇字詅癡萬卷,危言賣綻千春。” 清 趙翼 《有以明人詩文集二百馀種來售成四律》之一:“詅符幾費雕鎸苦,元草殊慚鑒賞精。”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論文下·文章圈點》:“自刻詩文,已近噉名,不及古人謙質。如濃圈密點,自買詅癡,無論邨樣可哂,其中肯綮者,十不得八6*九,反誤後人多矣。”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詅癡符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詅癡符”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罕見的古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代拙劣的文學創作或自誇才學卻顯淺薄的行為。據《漢語大詞典》記載,“詅”原指叫賣,“癡”意為愚笨,“符”可解作标志或憑證,三字組合後引申為“賣弄愚笨的憑證”,常被用來諷刺缺乏真才實學卻刻意炫耀之人。

從字源學角度分析,《文心雕龍·指瑕》中已出現類似表述,清代學者郝懿行在《證俗文》卷六中具體闡釋:“書劣詩拙,難登大雅之堂者,謂之詅癡符”,強調該詞對低劣作品的批判意味。現代《古代漢語辭典》則補充指出,該詞在唐宋文人筆記中常被用作對附庸風雅行為的戲谑評價。

在語言學應用中,“詅癡符”多出現于文學批評語境,如明代胡應麟《詩薮》評點元詩時曾言:“元人力矯宋弊,然間有詅癡符之譏”,此處特指刻意标新立異卻顯造作的詩文創作。需要特别說明的是,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主要作為研究古典文學批評術語時的重要考察對象。

網絡擴展解釋

“詅癡符”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諷刺文筆拙劣卻自誇并熱衷于刻書流傳的人。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詞源與文獻依據

  1. 《顔氏家訓》記載
    北齊顔之推在《顔氏家訓·文章》中提到:“江南號為詅癡符”,描述當時江南文人中常見的一種現象——無才者自诩作品清雅,卻因水平低劣而遭人嘲笑。
  2. 宋代《困學紀聞》引用
    宋人王應麟在書中以“詅癡符”諷刺和凝(五代官員)濫刻文集的行為,進一步強化了該詞的貶義色彩。

結構解析

使用場景

關聯詞彙

示例

顔之推:“吾見世人,至無才思,自謂清華,流布丑拙,亦以衆矣,江南號為詅癡符。”
(意即:江南文人中,許多無才者自誇文章清麗,實則拙劣不堪,被稱作“詅癡符”。)

“詅癡符”反映了古代對文人浮躁風氣的批判,強調作品質量與作者謙遜的重要性。其核心在于諷刺缺乏真才實學卻急于求名的行為,具有鮮明的文化批判色彩。

别人正在浏覽...

百年白潤敗子包龍圖罷需辨位部長會議常不肯鬯圭斥退春膏出言成章當兔嫡妻東昌紙斷水法席俸請割漆貴昌荷戴賀序阖座歡欲瓠蠡葷辛腳家九尾龜俊喆凱樂胯下窺瞷老年梁氏夫妻令丙伶仃孤苦龍禁聾盲盲聖暮天拗性評頭論腳琵琶湖起複入易三建三品料邵伯訟棠深宏事奉十指守樸松蓋投産萬石往人蜲蛇鮮服下釀細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