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十指的意思、十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十指的解釋

(1).十個手指。《荀子·強國》:“拔戟加乎首,則十指不辭斷。” 唐 元稹 《苦樂相倚曲》詩:“古來苦樂之相倚,近於掌上之十指。”

(2).借指雙手。《資治通鑒·後唐莊宗同光元年》:“新朝百戰方得 河 南,乃對功臣舉手雲:‘吾於十指上得天下。’”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丁前溪》:“自若去後,次日即有車徒齎送布帛菽粟……又婢十指,為妾驅使。”

(3).指十個足趾。詳“ 十指倉 ”。

(4).十個要旨。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十指》:“《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文,天下之大,事變之博,無不有也。雖然,大略之要有十指。十指者,事之所繫也,王化之所由得流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十指”一詞的含義可從多個角度解析,綜合搜索結果中的權威解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基本釋義

  1. 十個手指
    本義指人的雙手共有十個手指,如《荀子·強國》中提到“十指不辭斷”,強調手指的重要性。該用法常見于古籍,現代多用于比喻事物間緊密關聯(如“十指連心”)。

  2. 借指雙手
    引申為雙手的代稱,例如《資治通鑒》記載後唐莊宗自稱“于十指上得天下”,強調親手打拼的艱辛。

  3. 十個足趾
    部分典籍擴展指十個腳趾,但需結合“十指倉”等特定詞條理解。

  4. 十個要旨
    漢代董仲舒曾用“十指”概括《春秋》的核心思想,象征條理分明的要點。

二、成語與比喻

三、其他用法

建議進一步查閱《漢典》《資治通鑒》等原文,或結合具體語境分析詞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十指:意思

《十指》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指手指。它指的是人體手掌上的五根長而細的肢體,用于觸摸、抓取和操作。

十指:拆分部首和筆畫

《十指》的部首是手部分,它是由“⺅”(丶)和“⺘”(十)組成的。

這個字共有6筆,按順序書寫的筆畫依次為:“橫”、“橫”、“豎”、“鈎”、“撇”、“橫”。

十指:來源

《十指》來源于古代漢字演變的過程,在古代的《說文解字》中有明确的記載并使用。

十指:繁體

《十指》的繁體字為「十指」,字形保持一緻,隻是書寫形式稍有變化。

十指: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十指的書寫方式與現代基本相同,隻是書寫的風格和形态有所不同。

十指:例句

1. 他用十指靈巧地彈奏鋼琴。

2. 媽媽用十指細心地給我編發辮子。

十指:組詞

組詞:十指緊扣、十指輕柔、十指相扣。

十指:近義詞

近義詞:五指、手指。

十指:反義詞

反義詞: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