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效誠的意思、效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效誠的解釋

表示誠意。《淮南子·主術訓》:“抱質效誠,感動天地。” 三國 魏 嵇康 《答難養生論》:“猶九土述職,各貢方物,以效誠耳。”《明史·外國傳一·朝鮮》:“金玉之器,非爾國所産,宜止之,土物效誠而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效誠”是由“效”與“誠”組成的合成詞,在漢語中屬于文言色彩較重的表達。《漢語大詞典》将其釋義為“表示誠意,效忠”,指通過具體行為表達忠誠與真誠的态度。其核心含義可拆解為兩方面:

  1. 行為層面(“效”):指以實際行動履行承諾或職責,例如《左傳》中“效死弗去”的“效”即強調竭力付出的動作;
  2. 情感層面(“誠”):《說文解字》釋“誠”為“信也”,代表發自内心的真摯情感,如諸葛亮《出師表》“此皆良實,志慮忠純”中體現的竭誠之心。

該詞常出現在古代文獻中,如《漢書·蘇武傳》記載“效誠匈奴”指蘇武以行動向匈奴表明漢朝立場。現代漢語中多用于書面語境,如“效誠國家”“效誠事業”等短語。同義詞包括“效忠”“盡忠”,反義詞則為“背信”“貳心”。

權威典籍如《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版)與《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修訂版)均收錄此詞條,印證其規範性。

網絡擴展解釋

“效誠”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以綜合多個權威來源進行解釋:

一、基本含義

“效誠”指效法忠誠之心,表達對人或事物的真誠和忠誠,強調對信仰、原則、人際關系的忠誠,以及對承諾和責任的認真态度。


二、詳細解釋

  1. 詞義核心
    由“效”(效仿、實踐)和“誠”(真誠、忠誠)組成,意為通過行動展現忠誠與誠意。
    例如《淮南子》中“抱質效誠,感動天地”,即通過本質和誠意感動他人。

  2. 曆史語境
    古代多用于臣子對君主、個人對信仰的忠誠表達。如《明史》提到“土物效誠”,意為以本土特産表忠心。


三、使用場景


四、相關文獻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淮南子》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傍貫拔山軍北部不壹而足操演察判垂法春荒等會兒哆啰嗹吠聲奉使分訴高譽膏腴貴遊格法戈法宮相估船含啼橫遭會語家牒簡斷交通站假之機工計功行賞進給量軍行筐床跨虛六德馬草馬家浜文化漫思茶鳥跕全能取和兒趨織任率榮科喪音殺禮攝化神采甚而深銘肺腑神州陸沉施教拾青紫耍娘熟缣糖人龆稚涕淚交垂同邦僞金錢小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