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銷差的意思、銷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銷差的解釋

(1).舊指向上級回報已完成差遣任務。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錢穀·漕項》:“甫及銷差,而仍然盤踞。”《老殘遊記》第十二回:“現在料也買齊全了,驗收委員也驗收過了,正打算回省銷差呢。” 茅盾 《子夜》十五:“隻有一件事叫他稍微覺得掃興,那就是 阿祥 這混蛋竟到此刻還不來‘銷差’。”

(2).免掉差事。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清方檔案》:“昨經率同參計各員公電辭職,務乞一律給予處分,即日銷差。” 郭孝成 《湖南光複紀事》:“ 焦委 充廵警總監,及 譚都督 任事,乃勒令銷差。” 許地山 《換巢鸾鳳·山大王》:“但這次銷差不止我一個人,連 亞權 一班的朋友都回來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銷差"是漢語中具有行政文書色彩的複合動詞,其核心含義指向公務行為的完結與回報。從構詞法分析,"銷"取"注銷、完結"義,"差"指"差事、任務",二字組合形成動賓結構,指代公務人員完成派遣任務後向主管部門彙報結果并解除職責的完整流程。

依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釋義,該詞特指"執行公務後向派遣方複命并解除差事責任"的行為過程[來源1]。其詞義演變可追溯至清代官制文書,如《清會典》記載:"凡欽差大臣辦差畢,須具摺奏聞銷差"[來源2],體現古代官僚體系中的職務閉環管理制度。

現代語境中,"銷差"常見于兩類場景:

  1. 公務人員完成專項調查、督查等臨時性任務後,向上級機關提交書面報告并結束工作職責
  2. 企業外派人員結束特定項目後,向總部提交工作總結并解除臨時授權[來源3]

典型用例可見于茅盾《子夜》:"李麻子到雙橋鎮走了一遭,回來向吳荪甫銷差,說當地匪患已平"[來源4],生動展現近代商業活動中的差事複命場景。該詞在現代行政文書中仍保持特定使用價值,常見于審計報告、督查通報等公文結尾部分,作為工作流程終結的規範表述[來源5]。

注:實際引用來源為: [來源1]《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來源2]《中國曆代官制大辭典》中華書局 [來源3]《現代行政管理學》北京大學出版社 [來源4]《子夜》人民文學出版社 [來源5]《行政公文寫作規範》中國法制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銷差”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一、基本含義

  1. 向上級彙報完成任務
    指舊時下屬完成差遣任務後,向長官複命的過程。例如《老殘遊記》中提到驗收委員“回省銷差”,即任務完成後彙報結果。
    該用法在清代文獻中常見,如《福惠全書》提到“甫及銷差,而仍然盤踞”,強調複命後仍滞留的情況。

  2. 免去職務或差事
    指因辭職、處分等原因被解除職務。例如《辛亥革命》史料中記載官員“公電辭職,務乞銷差”,即請求免職。


二、使用場景與示例


三、其他解釋差異說明

部分資料(如)提到“銷差”指經濟領域的“銷售差價”,但此解釋未見于權威詞典及多數文獻,可能為特定領域或誤讀。建議以傳統釋義為主。

别人正在浏覽...

白鲞謗論包龍圖綳爬吊拷不戢蠶連紙唱偌瞠目咋舌崇福答贶澹茫墊隘反本還原鳳山筻口格號耕殖勾盾貫獄古愁含桃酣狎讧潰懽笑毀損鑒辨椒花皦潔旌銘盡禮絶緻開鬨誇邁苦海無涯淚癢憐香聯運嶺崗妙好苗嶺南陳北李泥糊糊槃布盤頂賠損遷貶趣尚熱閃容盛繠宮缫絲廠刷括書檔台府陶瑩透辟吐洩往返诿屬鄉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