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愛花香。亦以喻對女性的憐愛。 唐 徐夤 《蝴蝶》詩:“防患每憂雞雀口,憐香偏遶綺羅衣。” 清 李漁 《蜃中樓·雙訂》:“看他憐香至性,惜玉真情,料不把虛言相誑。”
“憐香”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該詞常與“惜玉”組合為成語“憐香惜玉”,強調對女性兼具愛護與尊重的情感。例如:“他素來憐香惜玉,見不得女子受委屈”。
“憐香”一詞兼具自然意象與人文情感,從對花香的喜愛延伸至對女性的珍視,體現了漢語中借物喻情的表達特點。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憐香》是一個成語,意思是為了保護花香而細心呵護。它常常用來形容人對事物細膩體貼、注重細節的态度。
《憐香》的拆分部首是心和香,其中“心”是四畫的部首,表示内心情感,“香”是六畫的部首,表示芳香的意味。
《憐香》這個成語最早出自于《莊子·齊物論》這篇文章,其中寫到:“黃帝垂衣裳而治天下者,治世者也;桀跖淫于耕戰而亡身者,亡世者也。湯武攘奪于中世而身全者,亦亡世者也。然而亡身而不亡者,何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懷其怨;是故滑疑驕者不得其死地而身全,而憐香惜玉之人,危身于刑戮之間而不憂。此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者也。”
繁體字中《憐香》書寫為「憐香」。
古時候《憐香》的寫法有所不同,一般寫作「憐香」。在古代文字中,憐和憐的意思相近,概念相似,因此兩者可以互相引用。
1. 在這個花海中,他用心憐香,不忍采摘那抹絢麗的色彩。
2. 她是個憐香之人,總是把大家的需要放在第一位。
組詞:憐情、憫香、愛香、惜香
近義詞:愛護、關懷、呵護、愛惜
反義詞:冷漠、無情、冷酷、忽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