崄介的意思、崄介的詳細解釋
崄介的解釋
險阻。《文選·郭璞<江賦>》:“所以作限於華裔,壯天地之嶮介。” 李善 注引 郭璞 《爾雅》注:“介,閡也。”
詞語分解
- 崄的解釋 崄 (嶮) ǎ 古同“險”。 高峻的樣子。 筆畫數:; 部首:山; 筆順編號:
- 介的解釋 介 è 在兩者中間:介于兩者之間。介詞(用在名詞、代詞之前,合起來表示地點、時間、方向、方式等關系的詞,如“從”、“向”、“在”、“以”、“對于”等)。介入。 這樣,這麼:像煞有介事(好像真有這麼回事
專業解析
崄介的漢語詞典釋義
“崄介”是一個相對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可以從構成該詞的兩個字的本義及組合來理解。
-
語義解析:
- 崄 (xiǎn): 此字是“險”的異體字,其本義指地勢險惡、難以通過,引申為危險、艱難、狠毒、陰險等含義。它形容的是一種令人不安、需要警惕的狀态或環境。
- 介 (jiè): 本義指疆界、界限,引申為間隔、處于兩者之間、耿直、獨特等含義。在“崄介”一詞中,“介”更側重于表示“間隔”、“阻隔”或“獨特”的意味。
- 組合義: 将“崄”與“介”組合,“崄介”主要形容地勢險峻阻隔、難以通行。它描繪的是一種被險要地形所阻隔、孤立或分隔開來的狀态,強調其隔絕性和險要性。有時也引申形容人性格孤高、耿介、不易接近,但這種用法更為罕見。
-
詞源與用法:
- “崄”作為“險”的異體字,其字形和含義在《說文解字》等古代字書中均有記載,指“阻難也”。
- “介”字在《說文解字》中解釋為“畫也”,象人身上有甲殼之形,後引申出界限、間隔等義。
- “崄介”一詞在古代文獻中偶有出現,多用于描述山川地貌的險峻隔絕。例如,在描述關隘、山嶺等地形時,可能會用到“崄介”來形容其易守難攻、與外界隔絕的特點。現代漢語中,這個詞已極少使用,屬于非常書面化和古雅的詞彙。
“崄介”是一個古語詞,核心含義指地勢險要阻隔,難以通行。它由表示危險的“崄”(險)和表示間隔、界限的“介”組合而成,生動地描繪了被險峻地形所隔絕的狀态。其引申義指人性格孤高耿介則較為少見。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基本不用。
網絡擴展解釋
“崄介”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較少使用。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讀音:xiǎn jiè
含義:形容地勢高峻險阻,多用于描述自然環境的險要狀态。
詳細解釋
-
本義
指地理環境中的險峻、險阻。《文選·郭璞·江賦》中的例句“壯天地之崄介”,即用此意,強調自然屏障的雄偉險要。
-
構詞分析
- 崄:通“險”,表示危險、險峻。
- 介:在古漢語中有“間隔”“界限”之意,此處引申為“阻隔”。
注意區分
需與“狷介”(juàn jiè)區别:
- 狷介:形容人性格正直、潔身自好,如《國語》中“小心狷介”指謹慎守節。
- 崄介:僅用于描述自然地勢,無人物性格的引申義。
建議在古籍或特定文學語境中使用“崄介”,現代漢語中更常用“險阻”替代。
别人正在浏覽...
愛財舍命八分書本俗邊際人編劇躃跛冰谷菜瓜鬯罔陳室齒用蟲鳴螽躍船隊楚辭章句春社蠢相登高自卑地腳定位二班兒郎偉鬨市洪淵歡喜若狂剪發披缁郊勞勁質籍削覺知聚散拒戰恺直老物流金柳莺花燕路半賣菜傭毛舉孟轲米制秣飼破釜沈舟清方情信求生日角偃月若屬森茂私問同班彎度圍地渭河線毯先遠效績枭破鏡諧從洗耳拱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