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相尚的意思、相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相尚的解釋

(1).互相超過。《孟子·公孫丑下》:“今天下地丑德齊,莫能相尚。” 朱熹 集注:“尚,過也。”

(2).相互推崇。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吏部二·士大夫華整》:“故相 江陵公 ,性喜華楚,衣必鮮美耀目,膏澤脂香,早暮遞進,雖 李固 、 何晏 無以過之,一時化其習,多以侈飾相尚。”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一章:“窮鄉小姓亦遂憤起,教子姓鹹以拳技相尚,集公貲鹹以刀槍為事。” 郭沫若 《南冠草》第三幕:“ 宋 朝亡的時候,有 文天祥 、 陸秀夫 、 張世傑 、 李庭芝 一批人以氣節相尚,所以 宋 朝亡了, 中國 并沒有亡。”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相尚”是一個文言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及用法:

一、基本釋義

  1. 互相超過
    指事物或人在某方面相互競争、超越對方。常與否定詞連用,如“莫能相尚”,表示無法被超越。
    例:《孟子·公孫丑下》提到“莫能相尚”,朱熹注釋“尚”為“過”(超過)。
    應用場景:多用于描述實力、品德等難以被超越的情況。

  2. 相互推崇
    表示群體對某種行為或品質的共同崇尚,形成風氣。句式多為“以……相尚”或“相尚以……”。
    例:明代士大夫“以侈飾相尚”(追求華麗服飾);又如“膏腴貴遊,以文學相尚”(權貴階層推崇文學)。
    應用場景:多用于社會文化現象的描述,強調群體性追捧。


二、語境差異


三、注意事項

如需更多例句或出處,可參考《孟子》及明清筆記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相尚

相尚(xiàng shàng)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成兩個部首,一個是"目",表示與眼睛相關的意思;另一個是"尚",表示尊重、追求的意思。根據筆畫組成來看,相尚共有10個筆畫。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尚書·洪範》中有記載:“相尚以德,則衆庶親之;不尚以德,則甚于家。”意思是以道德作為準則去尊敬他人,那麼衆人也會親近你;如果不用道德來尊敬他人,那麼你的地位将會低于甚至小于家中的人。

在繁體中,相尚的寫法與簡體沒有太大的區别。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相尚的寫法也與現代有所不同。如秦代的小篆字是“尚”字上面加一個小甲字,表示尊重的行為;而到了漢代則變成了“目”字與“尚”字橫排的形式。

以下是相尚的例句:

1. 他以德行相尚,備受尊敬。

2. 尊重他人是一種相尚的表現。

組詞:相處、尊重、追求。

近義詞:尊敬、崇拜、敬重。

反義詞:侮辱、蔑視、貶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