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饷馈的意思、饷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饷馈的解释

亦作“ 餉餽 ”。亦作“饟馈”。 1.军粮。《汉书·高帝纪下》:“填国家,抚百姓,给餉餽,不絶粮道,吾不如 萧何 。”《东周列国志》第二一回:“ 鲍叔牙 自 葵兹关 来迎, 桓公 曰:‘餉馈不乏,皆大夫之功也。’”

(2).指运送军粮。《旧唐书·昭宗纪》:“出於饟馈失职,资屝絶供,致此投戈,是乖借箸。” 宋 梅尧臣 《送李转运移京东》诗:“乃令 山东 粟,餉馈岁可保。”

(3).馈赠。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世间名士,但务宽仁,至於饮食饟馈,僮僕减省,施惠然诺,妻子节量,狎侮宾客,侵耗乡党,此亦为家之巨蠹矣。”《南史·江夷传》:“家甚贫,不营财利,餉馈盈门,一无所受。”

(4).运送。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三:“世説海东 刘白堕 善醲酒,六月赫曦,曝酒於日中不动,餉馈逾於千里,号曰鹤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饷馈”是汉语中与军需物资相关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军队所需的粮草、物资供给。《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军粮及物资的供给”,这一解释体现了古代军事活动中后勤保障的重要性。从构词法分析,“饷”原指供给粮食(《说文解字》释为“饷,周人谓饷曰饩”),后引申为军队粮饷;“馈”本义为进食于人(《礼记·檀弓》有“君有馈焉曰献”),后扩展为物资运输行为,二者组合形成特定军事用语。

在具体使用场景中,“饷馈”常见于古代军事文献,如《三国志·魏书》载“军无见粮,当须饷馈”,生动记录了战时物资调配的紧迫性。现代汉语研究指出,该词虽属历史词汇,但在研究古代战争史、经济史时仍具重要学术价值。

网络扩展解释

“饷馈”是一个汉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军粮或补给
    指军队的粮草或物资供应。例如《汉书·高帝纪》记载刘邦评价萧何:“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此处“饷馈”即指保障军队后勤的粮食供应。

  2. 运送军粮
    如《旧唐书·昭宗纪》提及“饟馈失职”,指因运输军粮失职导致战事失利。


二、引申含义

  1. 馈赠或贿赂
    在部分文献中,如《颜氏家训·治家》提到“饮食饟馈”暗含通过送礼获取私利的贬义用法。

  2. 泛指物资运输
    宋代梅尧臣诗中“乃令山东粟,餉馈岁可保”指通过运输保障地方粮食储备。


三、词源解析


四、典型用例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案例,可参考《汉书》《旧唐书》等历史典籍,或查阅权威词典如汉典(来源1、4、5)。

别人正在浏览...

騃竖菴菴奔走兵气吃货虫凋充盈传红传薪除次大抵大商丢丁斗行儿子气废绝妇道人服飨肱骨海法皓簳毁舟为杕虎狼火烔娇淫解玺抗辞了察乐眼利其然媚丽愍儒乡陌上人难得南柯蚁闹丧裴松之彯萧强食自爱轻辔勤雨七擒孟获棋术耆叟秋播却老霜热炕蕤宾扫搭伤员首过说不过通气屠何徒师像模像样宵旰焦劳销殻小娄罗潇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