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集。阿英编。1935年出版。收周作人、朱自清、谢冰心、茅盾、郭沫若、鲁迅等十六位作家的散文一百零四篇。有抒情散文、游记、随笔、杂感、序跋,是一本反映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散文创作成就的选集。每位入选者的作品前有编者的短序,介绍其小品创作概况。
"现代十六家小品"是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领域对特定散文创作群体的统称,指以周作人、林语堂、鲁迅等为代表的十六位现代散文家及其小品文创作。该术语包含三层核心语义:
一、词源学角度 "小品"一词源自佛经翻译,《大般若经》中"详本称大品,简本称小品"(《佛学大辞典》)。明代文人将此概念引入文学领域,指篇幅短小且意蕴深远的散文体裁。现代学者继承这一文体特征,将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白话散文纳入"小品"范畴。
二、文学史定位 "现代"特指1919年新文化运动至1949年的文学发展阶段(《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这十六位作家在继承明清性灵派传统基础上,融入了西方随笔(essay)的创作手法,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林语堂《人间世》发刊词)的现代散文范式。
三、代表作家构成 根据阿英编选的《现代十六家小品》(1935年光明书局版),核心成员包括:周作人、俞平伯、朱自清、叶圣陶、郭沫若、徐志摩、钟敬文、林语堂、鲁迅、陈西滢、胡适、刘半农、苏雪林、冰心、郁达夫、徐祖正。该名单反映了现代小品文创作中"言志派"与"载道派"的并立格局。
四、文体特征
该术语的确定化过程,体现了民国时期文学批评家对现代散文文体自觉的理论建构,现已成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概念范畴。
“现代十六家小品”是阿英(钱杏邨)于1935年编纂的一部散文选集,收录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16位代表性作家的104篇作品。以下是详细解析:
编纂背景
该书成书于1934年底,1935年由上海光明书局出版,旨在总结五四运动后至1933年间的小品文创作成就。
内容构成
文学价值
该书通过编者的短序评述每位作家的创作特色,系统呈现了现代小品文的发展脉络,被誉为反映五四散文成就的重要选集。
注:需注意部分网页(如)将其误作“戏曲小品”,实为散文选集。完整作家名单及作品可参考。
骜狠阿姊磅磄骣马谗挠差误承续车仆传递刍薪大插屏淡季地光敌国外患第三纪蛾鬭番阳烦蒸耕织图挂怀官僚过期鹤迹华亭鹤降眷家破人离戒蜡孑轮津隘京报连登黄甲酒辜桾櫏康庄境狂驰子雷呴没三没四妙彩嬷嬷爹逆天暴物破寒迫力前方切云冠栖憩秋风客三郤慑耸首铠刷亮四时主竦听损人肥己腾灼天朗气清梯脔铜钹玩岁愒日侮剧闲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