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 代 吉林 彩燈名。俗又稱糠燈。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話》卷十三:“霞綳,蓬梗為榦,摶穀糠為膏,摶之以代燭,燃之青光熒熒,煙結如雲。俗呼糠燈。”
“霞綳”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xiá méng。以下為詳細解釋:
字詞構成
由“霞”和“綳”組成。
基本含義
形容雲霞缭繞的絢麗美景,如同織錦般絢爛多彩。常用于描繪自然景觀的壯麗或人文景觀的華美,也可比喻人的容貌、氣質出衆。
使用場景
補充說明
該成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文學作品中,具有古典意象。需注意與“霞帔”(古代女性服飾)、“霞纩”(姓氏)等近似詞區分。
霞綳是一個漢字詞,由“霞”和“綳”兩個字組成。霞指的是太陽升起或落下時天空中出現的彩色光暈,綳則指的是雲氣遮蔽或遮擋。
拆分部首:霞 (雨字旁)、綳 (糸字旁)
拆分筆畫:霞 (11畫)、綳 (14畫)
繁體字形式為:霞繊
在古代漢字字典《康熙字典》中,霞綳的原始寫法是“霞繊”,其中“繊”為繁體字,“霞”與現代寫法相同。
1. 夜幕降臨時,天空中綻放着美麗的霞綳。
2. 在山頂上,你可以欣賞到霞綳美景。
1. 霞光:指太陽升起或落下時的光芒。
2. 綳雲:指密集的雲層遮擋了太陽光。
近義詞有:霞彩、霞光、霞虹。
反義詞有:晴朗、明亮。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