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麟閣像的意思、麟閣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麟閣像的解釋

麒麟閣 内的功臣像。 唐 高適 《信安王幕府》詩:“帝思 麟閣 像,臣獻《栢梁篇》。”參見“ 麒麟閣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麟閣像,又稱麒麟閣功臣像,是中國古代表彰功臣的一種特殊形式,指漢代在未央宮麒麟閣内繪制的功臣畫像。其核心含義如下:

一、詞義解析

  1. 麟閣

    指漢代長安未央宮内的麒麟閣,為宮廷藏書之所。因閣内懸有麒麟像,故名“麒麟閣”(《漢語大詞典》“麒麟閣”條)。後成為表彰功臣的代稱。

  2. 麟閣像

    特指漢宣帝時期(公元前51年)為霍光、張安世、蘇武等十一功臣繪制的畫像(《漢書·蘇武傳》),象征對傑出人物的最高褒獎。

二、曆史背景與文化意義

  1. 首創性表彰制度

    漢宣帝命畫師繪制功臣像于麒麟閣,開中國曆史上“圖像表彰”先河。此舉既為追念輔佐漢室之功臣,亦為激勵後世效忠朝廷(《漢書·宣帝紀》)。

  2. 符號化榮譽象征

    唐代李白《塞下曲》雲:“功成畫麟閣,獨有霍嫖姚”,印證麟閣像已成為功勳卓著的标志性符號,代表古代文臣武将的終極榮譽追求。

三、權威文獻佐證

  1. 《漢書》明确記載

    《漢書·李廣蘇建傳》載:“上思股肱之美,乃圖畫其人于麒麟閣……次曰典屬國蘇武”,明确麟閣像的繪制對象及排序規則。

  2. 曆代辭典釋義

    《漢語大詞典》釋“麒麟閣”為“漢代閣名……後多以‘麒麟閣’表示卓越功勳和最高榮譽”,強調其文化象征的延續性(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版)。


參考資料

  1. 《漢書·卷五十四·李廣蘇建傳》中華書局點校本
  2. 《漢語大詞典》“麒麟閣”詞條(上海辭書出版社)
  3.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三》全唐詩本

網絡擴展解釋

“麟閣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與曆史典故、文學意象相關。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麟閣像”指麒麟閣内供奉的功臣畫像。麒麟閣是漢代長安未央宮中的殿閣名,用于表彰功勳卓著的臣子。該詞常引申為對傑出人物的褒獎或對功績的銘記。

2.曆史典故

據高權威性來源記載,漢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為追念功臣,命人将霍光、張安世等十一位功臣的畫像繪于麒麟閣,史稱“麟閣十一功臣”。這一舉措旨在表彰他們的功績,并激勵後人。後以“麟閣像”代指功勳卓著、名标史冊的人物。

3.文學引用

唐代詩人高適在《信安王幕府》中寫道:“帝思麟閣像,臣獻《栢梁篇》”,此處借麟閣像表達對君臣功業的贊頌。李白、範成大等詩人也曾在作品中化用此典,凸顯建功立業的志向。

4.引申用法

部分文獻(如)提到“麟閣像”也可形容書畫或文章描寫生動逼真,如《晉書·王羲之傳》中比喻其字畫栩栩如生。但此用法較少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麟閣像的核心含義源于漢代功臣畫像的典故,常用于贊頌功績或象征傑出人物;在文學中亦延伸出對藝術創作生動性的比喻。若需查看更多曆史背景,可參考關于麒麟閣畫像的完整典故。

别人正在浏覽...

暴厲本格拉寒流邊班别觀搏弊趁途陳奏赤麟淳俗寸長尺短擔隔夜憂大煞風景訂報東朔訛略訪戴反射角膚皮潦草甘膳更授鬼打海上方黑發紅土黃爍爍毀丑藿藜僭攘家生極當精敏金坑進善退惡今文經钜鱗句追空阙駃題理科立絨綸布陸上旅懷麻豆麥糠棉農明朗朗麋茸牽扳前歌後舞钤決牽犬東門慶祥莎蟲傻敦敦砂洲時不時速便曈昽武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