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系舟的意思、不系舟的詳細解釋
不系舟的解釋
(1).比喻自由而無所牽挂。《莊子·列禦寇》:“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敖遊,汎若不繫之舟,虛而敖遊者也。” 唐 白居易 《適意》詩之一:“豈無平生志,拘牽不自由。一朝歸 渭 上,泛如不繫舟。” 宋 張孝祥 《浣溪沙》詞:“已是人間不繫舟,此心元自不驚鷗,卧看駭浪與天浮。”
(2).比喻漂泊無定。 唐 李白 《寄崔侍禦》詩:“ 宛溪 霜夜聽猿愁,去國長如不繫舟。” 唐 白居易 《想東遊五十韻》:“去去無程客,行行不繫舟。”
詞語分解
- 不的解釋 不 ù 副詞。 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謙)。不刊(無須修改,不可磨滅)。不學無術。不速之客。 單用
- 系舟的解釋 泊舟。 唐 杜甫 《洞房》詩:“繫舟今夜遠,清漏往時同。” 郭沫若 《漁翁吟》:“漁翁來賣魚,繫舟輪船下。”
網絡擴展解釋
“不系舟”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典籍的意象,具有豐富的哲學與文學内涵,具體可從以下五個層面解析:
-
核心語義
字面指“沒有系纜繩的船”,引申為兩種意境:
- 自由無拘:象征超脫世俗牽挂、不受束縛的精神狀态。
- 漂泊不定:比喻人生如浮萍般居無定所或命運無常。
-
哲學溯源
出自《莊子·列禦寇》:“泛若不系之舟,虛而遨遊者也”,主張無為自然,推崇無欲無求、順應天道的境界,體現道家追求逍遙的核心理念。
-
文學化用
曆代文人常借此意象抒情:
- 李白《寄崔侍禦》:“去國長如不系舟”表達宦途漂泊的孤寂;
- 白居易《適意》:“泛如不系舟”暗含歸隱後的超然自得;
- 張孝祥詞中以“不系舟”隱喻淡泊世事的豁達心境。
-
文化衍生
清代乾隆曾為南京石舫題字“不系舟”,賦予建築以詩意象征,寓意皇權穩固卻心向自在的雙重隱喻。
-
現代延伸
當代文學與影視作品中,“不系舟”多用于描繪遊離于世俗規則外的角色或漂泊者的生存狀态,例如浮家泛宅的浪漫化描寫。
注: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出處或哲學文本分析,可查閱《莊子》原文及唐代詩集。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不系舟 這個詞的意思是不要系住船,不要拴住船。
拆分部首和筆畫是不(一) 系(纟系) 舟(舟)。
《不系舟》這個詞的來源與中國古代的航海文化有關。在古代,人們相信不系舟是一種保護海上航行安全的方法。當船隻在港口或海上停泊時,人們以為不将船系住可以避免船隻受到惡劣天氣或海浪的影響,同時也有保住船隻的財産不被損失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不系舟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是不系舟。
例句:在海上航行時,我們不要忘記不系舟,以确保船隻的安全。
組詞:船隻、系住、港口、航行、海浪等。
近義詞:不拴船、不拴住船。
反義詞:系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