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甕中生的一種小蟲。《莊子·田子方》:“ 孔子 出,以告 顔回 曰:‘ 丘 之於道也,其猶醯雞與!微夫子之發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 郭象 注:“醯雞者甕中之蠛蠓。”後以“甕裡醯雞”喻見識淺陋的人。《幼學瓊林·鳥獸》:“怡堂燕雀,不知後災;甕裡醯雞,安有廣見。”
“甕裡酰雞”(也寫作“甕裡醯雞”)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比喻見識淺陋、局限于狹小環境的人,或形容在受限空間中無法施展才能的狀态。含貶義,常用于批評或自嘲()。
如需更多例句或古文出處,可參考《莊子》《列子》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
《甕裡酰雞》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表面上看來簡單平凡的事物,實際上有着很高的内涵和深刻的含義。
《甕裡酰雞》包含了三個字,依次為瓦、裡、酉。這三個字的部首分别是瓦、裡、酉,瓦的筆畫數為5,裡的筆畫數為7,酉的筆畫數為7。
《甕裡酰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民間傳說。相傳有一位農夫,把一隻雞養在甕(陶制的器皿)裡,每天給它酉時(即下午五點到七點之間)提供食物,這隻雞依然能夠健康成長。這個故事寓意着即使身處困境,隻要有足夠的毅力和智慧,也能夠獲得成功。
《甕裡酰雞》的繁體寫法是「甕裡醪雞」。
在古代,甕字有「壺」的寫法,酰字有「羨」的寫法,雞字有「雞」的寫法。所以古時候《甕裡酰雞》可以寫成「壺裡羨雞」。
他看似平凡的工作卻蘊含着《甕裡酰雞》的智慧。
根據《甕裡酰雞》這個成語,可以組詞如下:
- 甕:甕中之鼈、甕聲甕氣
- 裡:故裡、家鄉
- 酰:羨慕、羨煞
- 雞:公雞、母雞
《甕裡酰雞》的近義詞包括《牛頭不對馬嘴》、《畫龍點睛》、《煞有介事》等。
與《甕裡酰雞》相反的意思可以用《畫蛇添足》來表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