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公卿一類高官。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士人·徐文長》:“﹝ 徐文長 ﹞疑其繼室有外遇,無故殺之,論死,繫獄者數年,亦賴 張陽和 及諸卿衮力得出。”
“卿衮”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卿衮(拼音:qīng gǔn,注音:ㄑㄧㄥ ㄍㄨㄣˇ)指公卿一類的高官,即朝廷中地位顯赫的官員群體。
曆史文獻例證
明代沈德符《野獲編·士人·徐文長》記載:
“(徐文長)疑其繼室有外遇,無故殺之,論死,繫獄者數年,亦賴張陽和及諸卿衮力得出。”
此處“卿衮”指幫助徐文長脫罪的高官。
引申含義
該詞常與“公卿”連用,強調官員的顯赫地位。例如宋代楊萬裡《誠齋集》卷五八提到:
“童孫載毓,卿衮逾褒。”
意為家族後代因顯赫官位而更受贊譽。
“卿衮”是古代對高級官員的雅稱,多用于文獻或正式語境中,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曆史背景,可參考《野獲編》《誠齋集》等典籍。
卿衮(qīng gǔn)是一個名詞,通常用于形容華麗的官袍或華麗的裝飾。它也可以用作人名,特指中國古代曆史上有義勇之才的人。
卿的拆分部首是口,總共有5個筆畫。
衮的拆分部首是衣,總共有7個筆畫。
卿的來源并不十分确切,可能是演變自古代的一種禮服,或者是上古時期諸侯用來裝飾衣袍的一種飾物。
衮的來源是古代祭祀的禮服,是高位者或祭司穿着的華麗外袍,通常被用來表示尊貴和榮耀。
卿衮的繁體字是卿袞。
根據古代的記載,卿衮的古時候漢字寫法為「卭」。
他穿着一襲華麗的卿衮走入宴會。
這位年輕的将軍有着卿衮般的氣質和威嚴。
卿袂(qīng mèi),卿雲(qīng yún),卿旦(qīng dàn)。
華麗,富麗,堂皇。
簡樸,樸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