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即桃花绶。亦泛指印绶。 唐 李商隱 《臨發崇讓宅紫薇》詩:“桃綬含情依露井,柳綿相憶隔 章臺 。” 馮浩 注:“ 梁武帝 賦:‘或帶桃花之綬。’桃綬泛用,不拘品秩。”參見“ 桃花綬 ”。
(2).指桃紅色的絲帶。 清 陳維崧 《百字令·客有善絲竹者以箋索詞漫為賦此》詞:“旗亭舊事,記曾經,見汝寳釵樓側……翠滑鸞鞾,紅香桃綬,絶藝千金值。”
(3).指桃花。 宋 宋祁 《春宴行樂家園》詩:“身輕早蝶千回舞,技癢新禽百種啼。乘暖草茵侵坐軟,畏風桃綬向林低。”
“桃绶”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táo shòu,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詩詞注解。
桃绶是一個漢字詞,由木字旁和紐字旁組成。
桃绶的拆分部首是木和紐,其中木是主導部首。
桃绶的筆畫數目一共是12畫,其中木部5畫,紐部7畫。
桃绶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紅樓夢》。
在繁體字中,桃绶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不發生變化。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桃绶的形狀可能會有所不同,具體略有變化。
下面是一個關于桃绶的例句:
“她低下頭來對着自己平日裡對着飯碗低下頭的眼神,從那眼睛中落到她秀細的眉、如彎會笑的柳葉子似的桃瓣似的嘴、若開花了又有些羞臊,又紅又翻白的桃绶般的臉。”(《紅樓夢》)
一些與桃绶相關的組詞有:绶帶、帶子、绶紐、绶絲。
與桃绶近義詞類似的詞有:紐帶、系帶、綴绶。
與桃绶反義詞相反的詞有:解绶、解帶、解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