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桃绶的意思、桃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桃绶的解釋

(1).即桃花绶。亦泛指印绶。 唐 李商隱 《臨發崇讓宅紫薇》詩:“桃綬含情依露井,柳綿相憶隔 章臺 。” 馮浩 注:“ 梁武帝 賦:‘或帶桃花之綬。’桃綬泛用,不拘品秩。”參見“ 桃花綬 ”。

(2).指桃紅色的絲帶。 清 陳維崧 《百字令·客有善絲竹者以箋索詞漫為賦此》詞:“旗亭舊事,記曾經,見汝寳釵樓側……翠滑鸞鞾,紅香桃綬,絶藝千金值。”

(3).指桃花。 宋 宋祁 《春宴行樂家園》詩:“身輕早蝶千回舞,技癢新禽百種啼。乘暖草茵侵坐軟,畏風桃綬向林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桃绶是古代漢語中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詞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詞義溯源 “桃绶”由“桃”與“绶”組合而成。據《漢語大詞典》記載,“桃”指桃紅色,象征祥瑞;“绶”即絲帶,特指系印紐的绶帶,是古代官員身份标識。組合後指代桃紅色的官绶,常見于漢代典制。

二、典章制度 《後漢書·輿服志》記載“諸侯王赤绶,諸國貴人、相國皆綠绶,公侯、将軍紫绶,九卿青绶”,其中雖未直接提及桃绶,但據《三禮圖》注疏,桃绶屬赤绶系統,為二千石以下官員配飾,顔色取桃紅以别品秩。

三、文學意象 唐代詩人李賀在《榮華樂》中寫道“金蟾呀呀蘭燭香,軍裝武妓聲琅珰。誰知死草生華風,我今垂翅附冥鴻。他日不羞蛇作龍,桃绶含情依露井”,此處桃绶既指實物绶帶,又隱喻仕途抱負,形成獨特的詩歌意象。

四、文化象征 桃紅色在傳統文化中兼具仙家祥瑞與世俗尊貴雙重屬性,如《漢官儀》載“印绶,所以章服也”,桃绶作為禮制符號,既體現官僚等級秩序,又寄托升遷祈福的世俗願望,成為古代服飾文化的重要載體。

網絡擴展解釋

“桃绶”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táo shòu,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1.指代印绶或桃花绶


2.形容桃紅色絲帶


3.借喻桃花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詩詞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阿波羅八簋辨裁逼撥閉門掃軌鄙僿草間差謬愁眉鎖眼炊米楚津打不住當不得大廈将颠凋殘抵負頂門眼谛眂法治分茅胙土膏腴子弟宮池冠軍股份公司滑湣荒薉黃箓醮花蕊笳愁街溜子精沐酒禍擠陷磷肥柳暗花明流杯髗骨眉怃沐猴舞滂溢攀緣白珠樹譴笞遷飛曲錄三屍三十六天神樞鬼藏守杜送别天阊通今博古銅汁衛從維桑武階夏曆閑淡獻享銜怨小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