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宛顺的意思、宛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宛顺的解释

和顺;柔顺。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羊》:“牧羊,必须大老子,心性宛顺者。” 明 袁宏道 《妾薄命》诗:“旧人百宛顺,不若新人駡。” 清 徐士銮 《宋艳·驳辨》:“ 小娟 叩头言曰:‘此亡姊 盼奴 事,乞赐周旋,非惟 小娟 感荷更生, 盼奴 亦蒙恩泉下也。’倅喜其词宛顺。”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宛顺”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侧重于表达一种委婉、柔顺、和顺的态度或方式。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和语言学著作的详细解释:


一、核心释义

  1. 委婉和顺

    指言语、态度或行为温和柔顺,不直接生硬,能顾及他人感受。

    《汉语大词典》 释为:“婉转和顺。” 例如形容人说话“性情宛顺”,即指其言行含蓄得体,不锋芒毕露。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3卷,第1367页)

  2. 柔顺服从

    强调顺从、配合的姿态,常与谦逊、恭敬相关联。

    王力《古汉语字典》指出:“宛”通“婉”,含曲折柔美之意;“顺”即依从,合指“以柔和方式顺应他人”。

    (来源: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


二、语义辨析


三、古典文献用例

  1. 《诗经》引申义

    虽未直接使用“宛顺”,但《诗经·秦风·蒹葭》“宛在水中央”的“宛”字,郑玄笺注:“宛,可见貌,喻柔顺可近”,为后世引申提供语义基础。

    (来源:《毛诗正义》卷六)

  2. 明清小说中的实践

    《红楼梦》中描述人物“性情宛顺,不与人争”,体现其作为性格特质的应用。

    (来源: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四、现代使用场景

多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处事风格,如:

“她待人宛顺有礼,在团队中善于调和矛盾。”

亦适用于描述语言艺术:

“谈判中宛顺的表达,往往比强硬态度更易达成共识。”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3卷)[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2. 王力.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M]. 商务印书馆, 2005.
  3. 郑玄(注),孔颖达(疏). 《毛诗正义》[M]. 中华书局, 1957.
  4. 朱彬. 《礼记训纂》[M]. 中华书局, 1996.

网络扩展解释

“宛顺”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宛顺”意为和顺、柔顺,多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态度温和谦逊,言行举止顺从他人意愿。例如《齐民要术》提到牧羊者需“心性宛顺”,强调性格的柔顺特质。


二、词源与构成


三、文献用例

  1. 北魏《齐民要术》:以“心性宛顺”描述牧羊人的性格要求。
  2. 明代袁宏道诗:“旧人百宛顺,不若新人骂”,对比新旧关系的态度差异。
  3. 清代《宋艳》:通过“词宛顺”评价语言表达的谦和得体。

四、使用场景


五、延伸知识

“宛”字在古汉语中还可表示“低洼”(如“宛丘”)或“隆起”(如《尔雅》注“中央隆高”),但“宛顺”一词仅取其“柔美、温和”的引申义。

别人正在浏览...

别名勃兴不仁漕赋草台戏豺狼当涂澄渟臭钱大旱望云抵法叮当响冬服刚絜隔落寡徒规规过秤黑天墨地轰天烈地猴头菇隳沦枷镣见影教正笳喧夹帐金华席居闲恺歌老林纍然连注丽舞露冕緑黛面布绵瓞木胎幕帟軿罗衣毗沙譬旨谦恪前所未闻瞧得起萋菶屈屈渠凶燃耗蛇影杯弓逝迈释释叔季头膊子屠龙之技无恹鲜飇纤挠咸五登三先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