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舞絙的意思、舞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舞絙的解釋

雜技的一種。即走索。《文選·張衡<西京賦>》“走索上而相逢” 三國 吳 薛綜 注:“索上,長繩繫兩頭於梁,舉其中央,兩人各從一頭上,交相度,所謂舞絙者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舞絙”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及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舞絙”指古代雜技的一種,即“走索”(類似現代走鋼絲的表演)。表演時,将長繩兩端系于高處,兩人分别從繩的兩端相向而行,并在繩上交彙通過。

2.曆史文獻依據

該詞最早見于《文選·張衡〈西京賦〉》中“走索上而相逢”的注釋。三國時期吳國學者薛綜注解:“索上,長繩繫兩頭於梁,舉其中央,兩人各從一頭上,交相度,所謂舞絙者也。”。

3.表演形式

4.相關延伸

“絙”本義為粗繩,古代也用于指代繩索類雜技道具。這類表演在漢代百戲中較為常見,屬于宮廷與民間娛樂項目之一。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雜技的具體分類或曆史背景,可參考《西京賦》及相關漢唐文獻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二

舞絙

舞絙(wǔ gēng)是一個漢字,意思是指用繩子束起來的舞蹈。下面是有關該字的一些詳細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舞絙的拆分部首是⺈,它屬于"缺角部首"。這個字共有9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舞絙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舞蹈形式。在演舞時,舞者常将繩子綁在身體的各個部位,通過舞動來展示自己的技巧和柔韌度。舞絙在繁體中寫作舞絙。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舞絙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例如,在《說文解字》中,舞絙的寫法為「舞䀡絙」。不同的字形在演變過程中逐漸統一為現代标準的寫法。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舞絙的例句: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以下是一些與舞絙相關的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