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尺一書的意思、尺一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尺一書的解釋

(1).指诏書。 明 陳子龍 《上念故戚大将軍功在社稷》詩:“手持尺一書,來治橫海兵。”參見“ 尺一 ”。

(2).指書信。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甄後》:“郎試作尺一書,我能郵緻之。”參見“ 尺一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尺一書是漢語中具有曆史特殊含義的複合詞,其核心意義指向古代官方文書形制與功能。該詞在漢魏時期形成明确釋義,具體可從三方面解析:

一、形制源流

"尺一"指漢代诏書的标準長度單位。《漢書·匈奴傳》顔師古注載:"漢制度,簡長一尺一寸",故诏書别稱"尺一"(《漢語大詞典·屍部》)。漢代律令規定,皇帝頒布诏敕需用長一尺一寸的木簡書寫,形成固定形制規範。

二、功能演變

在東漢發展為兩種形态:

  1. 軍事文書:《後漢書·楊終傳》記載"絕尺一之委"指停止軍事調令
  2. 外交文書:《文選》李善注引三國魏人如淳說"單于以尺一牍示漢",特指兩國往來的正式國書

三、文體特征

作為特殊公文載體,尺一書具備三個核心要素:

  1. 文本權威性:僅限君主或軍政首腦使用
  2. 格式規範性:包含固定起首語"皇帝敬問"
  3. 時效限定性:多用于緊急軍政事務

該詞至南北朝仍見使用,《宋書·禮志》載"長一尺一寸,此漢制也",印證其作為古代文書制度的延續性。現代漢語中該詞已轉為曆史詞彙,主要用于文獻研究及曆史題材創作。

網絡擴展解釋

“尺一書”是古代漢語中的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指诏書

出處與用法:
“尺一書”常代指皇帝頒布的诏書。例如明代陳子龍的詩句“手持尺一書,來治橫海兵”(),這裡的“尺一書”即指朝廷的任命诏書。
詞源背景:
“尺一”源自漢代制度,指一尺一寸長的版牍,用于書寫诏令,後成為诏書的代稱。


二、指書信

出處與用法:
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甄後》中“郎試作尺一書,我能郵緻之”(),此處的“尺一書”即私人書信。
詞源背景:
古代書信多用一尺左右的簡牍書寫,因此“尺一”逐漸演變為書信的代稱。


補充說明

  1. 讀音:chǐ yī shū()。
  2. 近義詞:诏書可稱“尺一牍”,書信可稱“尺素”“尺牍”。
  3. 權威性參考:主要依據《滬江線上詞典》《漢典》及《聊齋志異》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安心樂業八關十六子北寺塔變惑才謀測角器冊葉車戶醇化詞忏大鑪盜心典法調疏墳台趕墟工市宮亭湖貢餘辜負過人榖皮巾恒人貨師蹇數薦擢攪擾嘉仰吉德驚佩精魄精照谲權口幹舌焦鲙手窟薮裂牙裡宴漏脫盲妹盲書曼陀摹録逆濞槃錯青衣節級衢塗攘羭仁烏镕合乳牀剩義疏謬四明南詞私約蝭母萬寳詳備孝己西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