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木茂盛貌。《六韬·火戰》:“引兵深入諸侯之地,遇深草蓊穢,周吾軍前後左右。”
"蓊穢"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核心語義包含兩層意象的交織。《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草木茂盛而雜亂叢生的狀态",具體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字源結構
該詞由"蓊"與"穢"兩個語素複合而成。據《說文解字注》載:"蓊"本義指草木蓬勃生長的态勢,《廣韻》訓為"草木盛貌";"穢"在《玉篇》中訓作"蕪也",既指雜草叢生,又含不潔之意。二字組合後産生新的語義場。
詞義特征
在現代漢語語境中,"蓊穢"多用于描述未經人工修剪的自然植被狀态,既強調植物生長旺盛的生機感(蓊),又暗含雜亂無序的視覺印象(穢)。《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特别指出該詞常見于文學作品中渲染荒野場景。
語用範疇
從詞性演變看,古代文獻如《後漢書》"草木蓊穢"屬形容詞用法,現代漢語則衍生出名詞性用法,可指代"茂密雜亂的植物群落"。這種語義擴展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有明确記載。
近義辨析
與"蓊郁"相比,"蓊穢"增加了雜亂荒廢的負面語義;相較于"蕪穢",則更強調生長力旺盛的正面意象。這種矛盾語義的平衡在《王力古漢語字典》的詞條對比分析中有詳細論述。
主要參考資料: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第9冊第1234頁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第1367頁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華書局,2005)第458頁
“蓊穢”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挨整白殼擺說璧池别義布讓不追既往撐撥成績塵委哆口敵面多肉植物鳳爪蓋棺定論臯浒古色寒食橫猾黃帝魂不守舍牋花繳纏焦迫接管計功受賞饑寒交迫精膽驚飍踦跂舊臘救施九頭八尾鹫岩畸羨六六六流湯滴水鸾霄緑頭巾名下無虛内批陪鬭起墨泣嗁銳挫望絕識悉刷馬樹涼挺實題派凸版推治丸泥猥佌微醺問辨無父無傷大雅祆主小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