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共處同一大地。 漢 王充 《論衡·辨祟》:“共天同地,竝仰日月。”
(2).借指共存于人世間。《晉書·列女傳·王廣女》:“吾聞父仇不同天,母仇不同地。”
“同地”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指共處同一地方或環境,常用于描述事物或人處于相同的地理位置或境遇。例如:同一城市的居民、同一公司的員工等。
字面意義
強調“同一大地”的物理空間概念,如漢代王充《論衡·辨祟》中“共天同地,竝仰日月”,指共同生活在天地之間。
引申意義
借指共存于人世間,帶有抽象的社會或命運關聯性。例如《晉書·列女傳》提到“母仇不同地”,暗含無法共存的深層次矛盾。
該詞釋義在《論衡》《晉書》等古籍中均有記載,現代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也收錄了其基本解釋。
《同地》是一個漢字詞,意思指的是同一個地方,位于相同的位置。
《同地》包含兩個部首,左邊是“口”部,右邊是“土”部。總計有6畫。
《同地》一詞的來源很簡單,是由“同”和“地”兩個字組成。中文中“同”表示相同、共同的意思,“地”指的是地方、位置。
《同地》的繁體字是「同地」,拼音為“tóng dì”。
在古代漢字中,「同地」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其中,“同”字的上部是一個小王字旁,下部是一個口字旁,表示人在一起;“地”字左右兩側都是土字旁,強調它是一個與土地相關的字。
1. 他們出生在同地,長大後也在同地生活和工作。
2. 我們在同地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婚禮。
與《同地》相關的組詞有:同地人、同地方、同地生活。
與《同地》近義詞有:同處、同在、同位。
與《同地》反義詞有:異地、不同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