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side diameter;external diameter] 包括壁厚度在内的管子或容器的外緣直徑
“外徑”是一個多義詞,根據應用場景不同有兩種解釋:
一、工程/數學領域(主要含義) 指圓形物體外緣的最大直徑,符號通常為Φ(如、4、5、8)。其特點包括:
二、漢語詞彙中的引申義(較少用) 形容人的外表或外貌特征,如容貌、儀态等(、3)。但此用法在現代漢語中較為罕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公式示例(周長與外徑關系): $$ C = π times D $$ 其中$C$為周長,$D$為外徑()。
外徑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物體或形狀的外部直徑。在工程、制造和建築領域經常使用該詞來描述物體的尺寸。
外徑的拆分部首是“⺳”(獨體旁),共有7個筆畫。
“外徑”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其中,“外”表示外部或外面,“徑”表示直徑。合在一起,意思就是物體的外部直徑。
繁體字“外徑”和簡體字“外徑”的發音和意思都相同,隻是書寫形式有所不同。
在古代書法中,漢字“外徑”有不同的寫法。例如,有些書法家在書寫時會将“徑”字寫成“徑”,但兩者的意思相同。
1. 我們需要測量這個零件的外徑,以确保其尺寸符合要求。
2. 這個圓盤的外徑是10厘米,内徑是5厘米。
1. 内徑:指的是物體或形狀的内部直徑。
2. 直徑:指的是從一個圓上的一點經過中心到另一個點的線段的長度。
3. 外觀:指事物的外部形象或樣子。
4. 外貌:指人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等。
外徑的近義詞包括:外表直徑、外部直徑。
外徑的反義詞是内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