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utside diameter;external diameter] 包括壁厚度在内的管子或容器的外缘直径
“外径”是一个多义词,根据应用场景不同有两种解释:
一、工程/数学领域(主要含义) 指圆形物体外缘的最大直径,符号通常为Φ(如、4、5、8)。其特点包括:
二、汉语词汇中的引申义(较少用) 形容人的外表或外貌特征,如容貌、仪态等(、3)。但此用法在现代汉语中较为罕见,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公式示例(周长与外径关系): $$ C = π times D $$ 其中$C$为周长,$D$为外径()。
外径是一个汉语词汇,指的是物体或形状的外部直径。在工程、制造和建筑领域经常使用该词来描述物体的尺寸。
外径的拆分部首是“⺳”(独体旁),共有7个笔画。
“外径”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外”表示外部或外面,“径”表示直径。合在一起,意思就是物体的外部直径。
繁体字“外徑”和简体字“外径”的发音和意思都相同,只是书写形式有所不同。
在古代书法中,汉字“外径”有不同的写法。例如,有些书法家在书写时会将“径”字写成“徑”,但两者的意思相同。
1. 我们需要测量这个零件的外径,以确保其尺寸符合要求。
2. 这个圆盘的外径是10厘米,内径是5厘米。
1. 内径:指的是物体或形状的内部直径。
2. 直径:指的是从一个圆上的一点经过中心到另一个点的线段的长度。
3. 外观:指事物的外部形象或样子。
4. 外貌:指人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等。
外径的近义词包括:外表直径、外部直径。
外径的反义词是内径。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