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un away like a hare;escapc;flee] 像兔子一樣迅速逃跑。形容逃得快
神光兔脫飛雪霜,寶氣龍騰貫霄漢。——蘇平仲《玄潭古劍歌》
謂如兔之突圍逃走。喻迅速逸去。 明 蘇伯衡 《玄潭古劍歌》:“神光兔脫飛雪霜,寶氣龍騰貫霄漢。” 清 俞樾 《右台仙館筆記·秦娘》:“﹝假母﹞入房審視,客固醉卧未醒,而女兔脫,乃始追女。”
“兔脫”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tù tuō,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指像兔子一樣迅速逃脫,形容逃跑速度極快。該詞常用于比喻人或事物迅速擺脫困境或逃離危險。部分語境下也引申為逃避責任或現實(如提到)。
字面本義:
源自兔子的敏捷特性,用“兔”比喻動作迅捷,“脫”表示脫離、逃脫。如詩句“神光兔脫飛雪霜,寶氣龍騰貫霄漢”(明·蘇伯衡《玄潭古劍歌》),形容劍光如脫兔般飛逝。
比喻義:
在清代筆記小說中,如俞樾《右台仙館筆記》記載“女兔脫”,指女子迅速逃離現場的情景,強調行動的突然和快速。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古典文獻或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中的釋義。
“兔脫”是一個中國方言詞彙,主要流行于湖南、湖北等地,意思是“耽誤、拖延”。它通常用來形容某個人或事物耽誤了時間、拖延了進度。
根據《漢字部首字典》,“兔脫”這個詞可以拆解成兩個部首,它們分别是:
兔:兔字的部首是“八”,它有兩筆的筆畫;
脫:脫字的部首是“⺈”,它有四筆的筆畫。
“兔脫”這個詞的來源較為模糊,但有一種說法是與兔子的行為特點有關。兔子在遇到危險或緊張情況時,會經常停下來遲疑,拖延時間以确保安全。因此,人們用“兔脫”來形容某人或某事因為猶豫、拖延而耽誤了時間。
“兔脫”的繁體字是「兔脫」。
根據《康熙字典》,古代人們将“兔脫”寫作「兔鼍」。字形上,隻有少許差異,但含義相同。
1. 别再兔脫了,我們得盡快完成任務。
2. 他總是喜歡兔脫,結果錯過了最後的出發時間。
1. 兔狗脫兔(形容非常拖延的人)。
2. 兔脫腳(形容容易猶豫不決的人)。
3. 兔脫屎(形容不愛幹淨或懶惰的人)。
1. 拖延
2. 耽擱
3. 猶豫
及時
迅速
敏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