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捱的意思、遲捱的詳細解釋
遲捱的解釋
同“ 遲挨 ”。 元 楊顯之 《酷寒亭》第四折:“把豬肉來燒,羊羔來宰,你可便莫得遲捱,直吃到梨花月上來。”《中篇小說選刊》1988年第2期:“他後悔自己莽撞,他不放心隊上,遲捱不挪腳。”
詞語分解
- 遲的解釋 遲 (遲) í 慢,緩:遲緩。遲笨。遲鈍。遲疑。遲重(恘 )。遲滞。 晚:遲到。遲暮,遲早。推遲。延遲。 姓。 早速 筆畫數:; 部首:辶; 筆順編號:
- 捱的解釋 捱 á 同“挨”。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遲捱”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 發音:chí ái()
- 釋義:意為“拖延、耽擱”,形容因消極或懶散導緻事情進展緩慢,效率低下。例如:“他總是遲捱着做事,沒有一點效率。”
2.詞源與用法
- 構詞解析:
- “遲”表示緩慢、晚于預期;
- “捱”有“忍受、拖延”之意,兩字組合強調被動或消極的拖延狀态。
- 使用場景:多用于描述個人行為(如拖延任務)或事件進展(如項目延期),常見于文學或口語表達。
3.曆史與例句
- 古籍引用:元代楊顯之《酷寒亭》第四折:“你可便莫得遲捱,直吃到梨花月上來。”
- 現代用例:1988年小說《中篇小說選刊》提到:“他遲捱不挪腳。”
4.近義詞與關聯詞
- 近義詞:拖延、耽擱、磨蹭。
- 反義詞:迅速、果斷、及時。
5.注意事項
- 使用頻率: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少見,更多用于文學或特定語境。
- 權威性參考:漢典()和查字典()均将其定義為“同‘遲挨’”,建議優先參考此類來源。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漢典或文學作品中的實際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遲捱》是一個漢字詞組,意思是時間拖延,做事耽誤。它由兩個部首組成,第一個部首是“辶”(走之辶),表示動作走;第二個部首是“手”,表現手的動作。總共有9畫。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中。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仍然是「遲捱」。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區别。在古時候,漢字表達的方式更加簡化,字形結構也不同。例如,繁體字「遲」同樣是由「辶」和「止」(下面是兩個點)組成的。在古代,象形的形式更加突出,人們通過簡潔的筆畫來表達意思。
例句:
1. 我總是遲捱着交作業,導緻老師常常批評我。
2. 他習慣了遲捱,經常遲到。
組詞:
1. 遲到:指到達或出現的時間晚于預定或規定的時間。
2. 遲緩:形容動作或過程緩慢。
3. 拖延:指故意拖長或推遲時間。
近義詞:
1. 拖延:指推遲行動或做事的時間。
2. 延遲:表示将某事件或行動推遲到較晚的時間。
反義詞:
1. 迅速:指速度快,行動迅疾。
2. 實時:表示在時間發生時同步或立即進行的。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我會很樂意回答的。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