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讬志的意思、讬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讬志的解釋

寄托情志。 晉 慧遠 《萬佛影銘》:“ 遠 昔尋先師,奉侍歷載,雖啟蒙慈訓,託志玄籍,每想奇聞,以篤其誠。”《<參同契>自序》“循遊寥廓,與鬼為隣” 宋 朱熹 注:“循遊寥廓者,遊心曠渺,託志虛無。” 元 袁裒 《求志賦》:“古人以賦託志,或比拟賢哲,或寓情幽怨,或述己出處,若愍志、復志、述志之類非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讬志”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讬”和“志”構成,讀作tuō zhì。其核心含義為“通過特定方式寄托志向或情感”,多用于文學或書面語境。根據《漢語大詞典》,“讬”通“托”,表示依托、借物表意;“志”指心志、抱負,二者結合後引申為借由文字、行為或物象含蓄表達内心志向。

從語義結構分析:

  1. 本義:以隱晦手法抒發個人理想,例如《文心雕龍》中提到“詩人讬志,婉而成章”,指文人通過詩歌婉轉傳遞抱負。
  2. 引申義:擴展為通過具體事物寄托情感,如王逸《楚辭章句》注“善鳥香草,以配忠貞,皆讬志于物”,說明借自然物象象征品格。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但在古典文獻解讀、文學批評領域仍具專業價值。例如《文心雕龍義證》中強調“讬志須符理緻,不可虛設比附”,體現了其在傳統文論中的規範性。

網絡擴展解釋

“讬志”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tuō zhì,其核心含義是寄托情志,指通過某種方式表達内心情感或志向。以下為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引證

  1. 晉代文獻:
    慧遠在《萬佛影銘》中寫道:“託志玄籍,每想奇聞,以篤其誠”,意為通過研讀玄學典籍寄托志向,堅定信念。
  2. 宋代注解:
    朱熹注《參同契》時提到“循遊寥廓者,遊心曠渺,託志虛無”,形容以虛無之境寄托高遠心志。
  3. 元代用例:
    袁裒《求志賦》中“古人以賦托志”,說明古人通過賦體文學抒發情志。

三、使用場景


四、相關詞彙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晉代至元代文獻原文,或結合權威詞典(如)深入理解語境。

别人正在浏覽...

按扣兒白旄秕糠慘變常人長生天讒語岔事乘兇寵鶴丹棘燈草鬥巧宴範圍負哺腹熱腸荒俛拾地芥敢保根窮痀瘻管路規磨國玺漢陰诮和順槐堂蒹葭倚玉驕軍積刦摎蓼巨流連歲李白桃紅林菁旅榜瞢闇明遰冥頑缪書内座年事配飾遷延歲月棋流旗田栖托閃電窗釋氏世運衰變水底納瓜思渴四周遭筍虡損失苔錦托食望察為什麽纖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