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明顯之事而故意詢問。《六韬·選将》:“知之有八徵:……四曰明白顯問以觀其德。”
“顯問”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多個權威來源綜合解釋如下:
“顯問”指對明顯已知的事情故意發問,常用于考察對方的反應或品德。該詞由“顯”(明顯)和“問”(詢問)組合而成,強調明知故問的意圖。
經典文獻
出自《六韬·選将》:“知之有八徵:……四曰明白顯問以觀其德。”
此處指通過故意詢問已知之事,觀察對方的回答是否誠實或坦蕩。
詞性特點
屬動詞性短語,多用于古代人才選拔或品德考察場景,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
可進一步查閱《六韬》原文或漢典等古籍解析平台(參考、)。
顯問(xiǎn wèn)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顯和問。
顯:顯字的部首是日字旁,總筆畫數為8。
問:問字的部首是口字旁,總筆畫數為5。
顯問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顯表示明顯、顯著,問表示詢問、提問。顯問結合在一起,代表明顯的問題或明顯需要回答的問題。
顯問在繁體字中為「顯問」。
在古代漢字的早期書寫中,顯問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現代使用的顯問寫法已經成為标準的形式,更符合現代漢字字形和規範。
1. 這個問題是一個顯問,我們需要找到答案。
2. 在課堂上,老師經常提出顯問來檢查學生的理解。
顯問可以與其他漢字組合形成不同的詞語,如顯而易見、問答、提問等。
顯問的近義詞包括明顯的問題、明确的問題。
顯問的反義詞通常是暗示或不明确的問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