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勸的意思、曉勸的詳細解釋
曉勸的解釋
曉谕勸說。《後漢書·馬援傳》:“ 援 又為書與 嚣 将 楊廣 ,使曉勸於 嚣 。”
詞語分解
- 曉的解釋 曉 (曉) ǎ 天明:曉市。拂曉。破曉。報曉。 知道,懂得:曉暢。曉得。分曉。 使人知道清楚:曉示。曉谕。 筆畫數:; 部首:日; 筆順編號:
- 勸的解釋 勸 (勸) à 說服,講明事理使人聽從:勸說。勸解(?)。勸導。勸教(刼 )。勸谏。勸慰。勸戒。勸進(封建社會勸說實際上已經掌握政權而有意做皇帝的人做皇帝)。 勉勵:勸勉。勸學。勸業。勸善。 筆畫數
網絡擴展解釋
“曉勸”是一個由“曉”和“勸”組成的複合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角度解析:
-
基本釋義
“曉”意為明白、告知,“勸”指說服、勸導,組合後表示通過講明道理進行勸說。該詞強調以理服人,常見于正式或書面語境。例如《後漢書·馬援傳》記載:“援又為書與嚣将楊廣,使曉勸于嚣”,指馬援寫信讓楊廣勸服隗嚣。
-
詞源與用法
該詞最早見于漢代文獻,多用于描述上級對下級或平級間的規勸行為,如官員勸谏、書信勸導等場景。現代使用頻率較低,更偏向古漢語詞彙。
-
近義詞辨析
- 曉谏:特指臣子對君主的規勸(如南朝江淹《自序》中“從容曉谏”),強調下對上的勸告。
- 勸谕:側重溫和勸導,語氣較“曉勸”更委婉。
-
現代適用場景
雖不常用于口語,但在教育、曆史研究或文學創作中仍具表現力,例如描述師長以理引導學生的行為。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後漢書》相關章節或權威詞典釋義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曉勸(xiǎo quàn)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拆分部首為日字旁(日)和言字旁(讠),共有12個筆畫。《曉勸》一詞來源于古代文獻《論語》中的一段引文:“吾日三省吾身,早則去朝,晚則歸。”其中,“曉則”與“早則”意思相同,都表示在早晨時候做某事。而“勸”表示建議、告誡。
古代漢字寫法中,《曉勸》一詞的“曉”字寫法為從而從而從龶從,具體有“曉”、“暁”、“曉”三種寫法;而“勸”字則以“讠”為頭部,下面為“全”字。古時候的寫法多以繁體字形式為主。
以下為《曉勸》一詞的例句:
1. 他每天都會曉勸自己早起鍛煉身體。
2. 晚上曉勸自己不要熬夜,早點休息。
《曉勸》一詞可以與其他詞語進行組合,構成更多意義豐富的詞組,如:
1. 曉勸忠告(早晨給予忠告)
2. 曉勸動員(早晨進行動員)
與《曉勸》一詞相近義的詞語有:“早則”、“早晨”等,都表示在早晨時候做某事的意思。與《曉勸》相反義的詞語可以是“晚則”、“晚歸”等,表示在晚上時候做某事。
總之,曉勸是一個意指在早晨時候給予建議、告誡或做某事的詞語。它源自古代文獻《論語》中一段引文,拆分部首為日字旁和言字旁,共有12個筆畫。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曉勸一詞往往以繁體字形式呈現。通過組詞、例句等,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并運用這個詞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