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方維的意思、方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方維的解釋

指地方軍政長官。語本《詩·小雅·節南山》:“秉國之鈞,四方是維。” 唐 韓愈 《進士策問》之六:“國家之舉士,内有明經進士,外有方維大臣之薦。” 宋 王安石 《周沆右谏議大夫制诰》:“嘗被方維之重任,久參侍從之要官。” 宋 曾鞏 《與定州韓相公啟》:“ 韓侯 之鞗革金厄,暫殿方維; 周公 之衮衣綉裳,佇還鈞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方維”一詞的含義可從古代詞義和現代用法兩方面解析,具體如下:

一、古代詞義解析

  1. 本義
    指地方軍政長官,源自《詩經·小雅·節南山》中的“秉國之鈞,四方是維”()。唐代韓愈、宋代王安石等文人也沿用此意,如韓愈在《進士策問》中提到“外有方維大臣之薦”,指代地方要職()。

  2. 引申義
    由“方”與“維”兩字拆分釋義:

    • 方:象征正直、穩固,如《論語》中“君子方而不割”;
    • 維:表示維系、支撐,如成語“綱維四方”; 合稱“方維”可形容治理國家或事務時堅定有序的狀态,如曾鞏文中“周公之衮衣綉裳,佇還鈞軸”即贊頌周公治國之穩固()。

二、現代用法擴展

  1. 人名寓意
    作為姓名時,“方維”結合了方正、方向(方)與維護、思維(維)的含義,寓意正直可靠、善于判斷()。

  2. 企業名稱
    部分現代企業(如“方維網絡”)将其引申為“創意思維”,強調突破傳統設計,代表創新與互聯理念()。

三、總結

“方維”一詞既有曆史深度(軍政職權、治國理念),又隨時代演變衍生出新的文化内涵。如需進一步考證古文用例,可參考《詩經》《曾鞏文集》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方維

方維是一個中文詞語,指的是園林中的圍牆。方維可以拆分為“方”和“維”兩個部分。

拆分部首和筆畫

“方”字的部首是“方”,有四畫。“維”字的部首是“纟”,有細絲線的意思,有十一畫。

來源

方維這個詞的來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它通常用于描述園林中的圍牆,作為園林景觀的一部分。

繁體

方維的繁體字為「方維」。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方維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意義一緻。

例句

1. 園中的方維猶如一道美麗的屏障,将整個園子與外界隔絕。

2. 這座古園的方維巍峨壯觀,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

組詞

方維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多個詞語,如:“圍牆”、“園林”。

近義詞

方維的近義詞可以包括“圍牆”、“籬笆”等。

反義詞

方維的反義詞可以包括“開放”、“無障礙”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