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色嚴肅。《論語·先進》:“論篤是與,君子者乎?色莊者乎?” 宋 孔平仲 《續世說·直谏》:“ 白居易 為翰林學士,嘗因論事,言陛下錯。 憲宗 色莊而罷,密召承旨 李絳 謂曰:‘ 居易 小臣不遜,須令出院。’” 宋 葉適 《寶谟閣待制徐公墓志銘》:“公諫曰:‘若是,則人主日聖,人臣日愚,陛下誰與共功!’上色莊。”
“色莊”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è zhuāng,其含義因語境不同存在差異,需結合權威來源具體分析:
主流解釋(中等權威性來源)
指面色莊重嚴肅 的神态。例如:
其他釋義辨析
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文學或曆史文本中,形容人物神情嚴肅,如:“他色莊而答,不敢有絲毫懈怠”(參考造句示例)。
建議優先采用“面色莊重”這一釋義,尤其在涉及古文或正式語境時。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論語》等經典文獻。
色莊是一個常見的漢字詞語,表示顔色鮮明、美麗耀眼的樣子。它的拆分部首是色和莊,其筆畫數為10畫。
色莊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莊子·始道篇》中:“雕弓雖成,百步穿楊,自命必中。窟室之内雖有衆鼓瑟笙竽之音,而哀不能入于耳;六府之内雖有色莊之楽,而歡不能入于目。”從這個引用可以看出,古人用色莊來形容美麗動人的景象。
色莊的繁體字為“色莊”,字形比簡體字稍複雜,但意義相同。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而對于“色莊”這個詞,古時的寫法是“色肘”,字形中的“莊”字寫作“肘”。這種寫法在古代文獻中也可以找到。
1. 她的服裝色彩豐富,搭配得非常色莊。
2. 夕陽西下,整個海灘都被染上了一片色莊。
色彩、色澤、色香味、多彩多姿。
豔麗、絢麗、明亮。
暗淡、單調、晦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