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蒼老的意思、蒼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蒼老的解釋

(1) [aged;old]∶說話、行動、外貌顯老

(2) [(calligraphy) forceful;vigorous]∶書法繪畫筆法遒勁

詳細解釋

(1).(面貌、聲音、樹木等)顯出老态。 宋 李格非 《洛陽名園記·苗帥園》:“園既古,景物皆蒼老。” 明 袁宏道 《天目道中和陶石篑》:“萬嶺色嬌榮,千松韻蒼老。” 清 黃景仁 《聞龔愛督從河南歸》詩:“我輩相望各蒼老,萬事期君緻身早。” 葉紫 《電車上》:“突然用了一種沉重的、蒼老的聲音--那老得就像吃鴉片煙的人一樣--開始了他底宣教的義務。”

(2).形容詩文書畫的筆力、風格雄健而老練。《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二回:“還有個法子,你隻看字迹蒼老的,便是個老頭子。” 馬南邨 《燕山夜話·替<寶島遊記>更正》:“ 蘇東坡 的渾厚、濃郁、蒼老、拙勁的筆墨特點,都到哪兒去了呢?”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蒼老是漢語中描述人或事物呈現衰老、陳舊狀态的形容詞,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一、外貌衰老感

指人的面容、體态因年齡或辛勞而顯露的老态,常伴隨皺紋、白發、皮膚松弛等特征。

例:他五十歲的臉上已刻滿蒼老的皺紋。(《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123頁)

二、藝術風格的厚重感

用于形容文藝作品(如書畫、文字)呈現的樸拙、沉郁或曆經滄桑的意境。

例:這幅水墨畫的筆觸蒼老勁健,透出金石之氣。(《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第9卷,第107頁)

三、聲音的枯澀感

描述聲音沙啞、低沉而缺乏活力的狀态。

例:老人蒼老的嗓音裡帶着顫抖。(《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年,第135頁)


語法特征與搭配

權威來源延伸

  1. 《現代漢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編)明确區分其本義與文藝引申義。
  2. 《漢語大詞典》 收錄其元代用例,印證曆史用法:"須發蒼老,形容憔悴"。
  3. 語言學者符淮青在《現代漢語詞彙學》中指出,該詞通過通感修辭,從視覺衰老延伸至聽覺與藝術感知(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211頁)。

同義詞辨析

(釋義綜合參考《現代漢語詞典》《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及語言學專著)

網絡擴展解釋

“蒼老”是一個多義詞彙,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可分為以下兩類:

一、基本含義

  1. 指外貌、聲音或自然景物顯出老态
    形容人時,多指面容憔悴、聲音低沉或行動遲緩,帶有歲月痕迹。例如:“他經曆了半生漂泊,面容顯得格外蒼老。”
    用于自然景物時,常指古樹、建築等曆經風霜後的古樸狀态,如宋代李格非描述“園既古,景物皆蒼老”。

  2. 形容藝術風格的雄健老練
    在書法、繪畫或文學中,指筆法遒勁、風格沉穩。例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中提到“字迹蒼老的,便是個老頭子”,馬南邨評價蘇東坡筆墨“蒼老拙勁”。

二、延伸與對比

使用建議

寫作時需結合具體對象:描述人物或自然景物時強調“衰老感”,評價藝術作品時突出“老練感”。例如:“老榕樹枝幹虬曲,蒼老的紋路訴說着百年風雨。”

别人正在浏覽...

愛的教育百折千回北山邊城苾芬材大難用長庶男讒擠城雕戴绖東西二府恩德二甲反觀犯言份額風矩豐筱父母之邦構制官曹孤蔽含蕚杭回幹就濕熸然茭艸絞痛幾而不征接生婆節外生枝技巧運動聚飲狂瀾練兵零淪立足點龍夜鹵楯滿坑滿谷沒日沒夜蒙奏泥母賠還飄茵隨混秦俑秋登拳毛騧雀舌妊身喪權辱國森疎石淙釋屩樹塞門塌飒隤然屯壁湘累香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