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觀的意思、反觀的詳細解釋
反觀的解釋
(1).一種唯心的認識論。離開自己的感官和實踐,用所謂心和理去觀察世界。 宋 邵雍 《觀物内篇》十二:“夫所以謂之觀物者,非以目觀之也;非觀之以目而觀之以心,非觀之以心而觀之以理也……所以謂之反觀者,不以我觀物也。不以我觀物者,以物觀物之謂也,既能以物觀物,又安有我於其間哉?”
(2).猶反省。 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大學·補傳》:“特以‘毋自欺’三字,示以警省反觀之法。”
詞語分解
- 反的解釋 反 ǎ 翻轉,颠倒:反手(a.翻過手,手到背後;b.反掌)。反複。反側。 翻轉的,颠倒的,與“正”相對: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反間(利用敵人的間諜,使敵人内部自相矛盾)。反訴。反饋。適得其反。物極必反。
- 觀的解釋 觀 (觀) ā 看,察看:觀看。觀止(贊歎所看到的事物極端完美,無以複加)。觀風(a.暗中察看動靜,以定行止;b.觀察民間風俗習慣,生活狀态)。觀陣。觀賞。觀察。觀感。參觀。 看到的景象或樣子:觀瞻(
網絡擴展解釋
“反觀”是一個具有哲學和日常反思雙重含義的詞語,其核心含義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解釋:
一、哲學層面(唯心認識論)
源自宋代哲學家邵雍的“觀物”思想,指不依賴感官和主觀意識,而是通過“理”來觀察世界,強調以客觀視角看待事物。例如邵雍提出“以物觀物”,即排除個人主觀幹擾,通過事物本質規律去理解世界。
二、日常語義
- 對比觀察:從相反角度審視事物,如“表面看似成功,反觀實際效果卻不盡人意”。
- 自我反省:清代王夫之在《讀四書大全說》中将其引申為“警省反觀”,即通過反思自身行為獲得認知提升。
三、現代延伸
部分語境中可表示逆向思考或批判性分析,例如“反觀傳統理論,發現其局限性”。
提示:若需了解具體古籍原文(如邵雍《觀物内篇》),可參考、5的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反觀》一詞指的是以不同的視角觀察事物,對事物進行反思和反省。根據字典解釋,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以及其來源和其他相關内容。
《反觀》這個詞的拆分部首為“反”和“見”,其中,“反”是表示相反、對立的意思,而“見”則表示觀察、看見的意思。組合起來,構成了一個具有反思和觀察之意的詞語。
根據漢字的筆畫規律,可以拆解《反觀》的筆畫為10畫。其中,“反”字的筆畫為4畫,而“觀”字的筆畫為6畫。
《反觀》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具有深厚的曆史底蘊。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例如,“反”字在古代的寫法是“㔿”,而“觀”字的古代寫法是“觀”。
下面是一些關于《反觀》的例句:
1. 反觀自身,我們可以找到問題的根源。
2. 反觀整個曆史進程,我們能夠看到人類的進步與發展。
此外,與《反觀》相關的組詞有:反思、反省、觀察等。
與《反觀》近義的詞語有審視、反省、察看。
而與《反觀》相反義的詞語則包括相信、迷失、盲目。
希望以上信息能夠幫助您更好地理解《反觀》這個詞的意思。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