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aged;old]∶说话、行动、外貌显老
(2) [(calligraphy) forceful;vigorous]∶书法绘画笔法遒劲
(1).(面貌、声音、树木等)显出老态。 宋 李格非 《洛阳名园记·苗帅园》:“园既古,景物皆苍老。” 明 袁宏道 《天目道中和陶石篑》:“万岭色娇荣,千松韵苍老。” 清 黄景仁 《闻龚爱督从河南归》诗:“我辈相望各苍老,万事期君致身早。” 叶紫 《电车上》:“突然用了一种沉重的、苍老的声音--那老得就像吃鸦片烟的人一样--开始了他底宣教的义务。”
(2).形容诗文书画的笔力、风格雄健而老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还有个法子,你只看字迹苍老的,便是个老头子。” 马南邨 《燕山夜话·替<宝岛游记>更正》:“ 苏东坡 的浑厚、浓郁、苍老、拙劲的笔墨特点,都到哪儿去了呢?”
苍老是汉语中描述人或事物呈现衰老、陈旧状态的形容词,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指人的面容、体态因年龄或辛劳而显露的老态,常伴随皱纹、白发、皮肤松弛等特征。
例:他五十岁的脸上已刻满苍老的皱纹。(《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23页)
用于形容文艺作品(如书画、文字)呈现的朴拙、沉郁或历经沧桑的意境。
例:这幅水墨画的笔触苍老劲健,透出金石之气。(《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9卷,第107页)
描述声音沙哑、低沉而缺乏活力的状态。
例:老人苍老的嗓音里带着颤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第135页)
(释义综合参考《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及语言学专著)
“苍老”是一个多义词汇,其含义根据语境不同可分为以下两类:
指外貌、声音或自然景物显出老态
形容人时,多指面容憔悴、声音低沉或行动迟缓,带有岁月痕迹。例如:“他经历了半生漂泊,面容显得格外苍老。”
用于自然景物时,常指古树、建筑等历经风霜后的古朴状态,如宋代李格非描述“园既古,景物皆苍老”。
形容艺术风格的雄健老练
在书法、绘画或文学中,指笔法遒劲、风格沉稳。例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提到“字迹苍老的,便是个老头子”,马南邨评价苏东坡笔墨“苍老拙劲”。
写作时需结合具体对象:描述人物或自然景物时强调“衰老感”,评价艺术作品时突出“老练感”。例如:“老榕树枝干虬曲,苍老的纹路诉说着百年风雨。”
爆破筒八月的乡村不差似常局怵头代邸颠隳趸当堵塞漏卮反侧子飞音负矢高级桄颎广义管响鬼箭鬼皮翰蔽悍然不顾横弧厚葬混混火锯浆糊奸豪剪子迦提击楫誓尽情尽理迥旷坰牧济胜具机势据式牢护楞眉横眼洛阳铲茂遂妙选南帝南郭处士跑旱船陪决窍气情志轻朱劝耸受度舒舒甜津津听治蹄囓痛心切骨瓦斯位不期骄误乱峡路闲磕牙戏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