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aged;old]∶说话、行动、外貌显老
(2) [(calligraphy) forceful;vigorous]∶书法绘画笔法遒劲
(1).(面貌、声音、树木等)显出老态。 宋 李格非 《洛阳名园记·苗帅园》:“园既古,景物皆苍老。” 明 袁宏道 《天目道中和陶石篑》:“万岭色娇荣,千松韵苍老。” 清 黄景仁 《闻龚爱督从河南归》诗:“我辈相望各苍老,万事期君致身早。” 叶紫 《电车上》:“突然用了一种沉重的、苍老的声音--那老得就像吃鸦片烟的人一样--开始了他底宣教的义务。”
(2).形容诗文书画的笔力、风格雄健而老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还有个法子,你只看字迹苍老的,便是个老头子。” 马南邨 《燕山夜话·替<宝岛游记>更正》:“ 苏东坡 的浑厚、浓郁、苍老、拙劲的笔墨特点,都到哪儿去了呢?”
“苍老”是一个多义词汇,其含义根据语境不同可分为以下两类:
指外貌、声音或自然景物显出老态
形容人时,多指面容憔悴、声音低沉或行动迟缓,带有岁月痕迹。例如:“他经历了半生漂泊,面容显得格外苍老。”
用于自然景物时,常指古树、建筑等历经风霜后的古朴状态,如宋代李格非描述“园既古,景物皆苍老”。
形容艺术风格的雄健老练
在书法、绘画或文学中,指笔法遒劲、风格沉稳。例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提到“字迹苍老的,便是个老头子”,马南邨评价苏东坡笔墨“苍老拙劲”。
写作时需结合具体对象:描述人物或自然景物时强调“衰老感”,评价艺术作品时突出“老练感”。例如:“老榕树枝干虬曲,苍老的纹路诉说着百年风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