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曹的意思、糾曹的詳細解釋
糾曹的解釋
亦作“糺曹”。州郡屬官錄事參軍的别稱。職掌糾舉六曹,勾稽失謬。 唐 劉寬夫 《汴州糾曹廳壁記》:“郡府之有録事參軍,猶文昌之有左右轄,南臺之有大夫中丞也。糾正邪慝,提條舉目,俾六聯承式,屬邑知方。”《太平廣記》卷一六○引《異聞錄·秀師言記》:“從此後六年,攝本府糺曹,斯乃小僧就刑之日,監刑官人即 九郎 耳。” 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四:“予參 成都 議幙,攝事 漢嘉 ,一見荔子熟。時 淩雲山 、 安樂園 皆盛處,糾曹 何預 元立 、法曹 蔡迨 肩吾 皆佳士,日相與同槃桓。”
詞語分解
- 糾的解釋 糾 (糾) ū 纏繞:糾纏。糾紛。 矯正:糾偏。糾正。 集合(含貶義):糾合。 筆畫數:; 部首:纟; 筆順編號:
- 曹的解釋 曹 á 等,輩:爾曹(你們)。吾曹。 古代分科辦事的官署:部曹(中國明、清兩代各部司曹的通稱,源于漢代曹史的簡稱,相當于郡守的總務長)。 訴訟的原告、被告兩方。 姓。 筆畫數:; 部首:曰; 筆順編
網絡擴展解釋
“糾曹”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需結合曆史語境和現代用法綜合理解:
一、基本釋義
-
拼音與注音
- 拼音:jiū cáo
- 注音:ㄐㄧㄡ ㄘㄠˊ
(來源:、)
-
核心含義
指古代州郡屬官“錄事參軍”的别稱,主要負責監察、糾正下屬部門(六曹)的過失,并核查文書錯誤。
二、曆史背景與職責
-
官職屬性
糾曹屬于地方行政體系中的監察類官職,類似現代審計或紀檢職能。唐代劉寬夫在《汴州糾曹廳壁記》中将其比作“文昌左右轄”,強調其監督權威。
-
具體職責
- 糾舉六曹(古代分科辦事的部門)的行政疏漏;
- 勾稽文書錯誤,确保政令合規。
三、其他可能的解釋
部分資料(如、3)提到“糾曹”作為成語,意為“糾正錯誤、指責過失”,并附有戰國時期曹貴人的典故。但此說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為現代引申或誤傳,需謹慎采用。
四、總結
“糾曹”主要作為古代官職的别稱,職能以監察、糾錯為核心。若需引用其引申含義(如指責過失),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并注明來源差異。
網絡擴展解釋二
糾曹(jiū cáo)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糾理文書,整理文件”。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部首是糾(jiū),右邊的部首是曹(cáo)。糾的筆畫數為6,曹的筆畫數為9。
糾曹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書管理。在古代,文書繁多,需要對其進行整理和歸類,以便于查找和使用。糾曹的意義就是要對這些文書進行糾理整頓。
在繁體字中,糾曹的字形略有不同,曹字的右邊會有一個框形結構。但是,總體上保持了相似的形狀和部首組合。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形狀和結構可能有所差異。然而,糾曹這個詞的基本形态在古代寫法中與現代基本保持一緻。
以下是一個關于糾曹的例句:她被指派負責糾曹工作,以确保文件整潔有序。
糾曹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形成新的詞組。例如,糾曹人才表示專門從事糾曹工作的人才。另外,糾編文件和整理文檔也可以用來描述糾曹的行動。
糾曹的近義詞包括整理、整頓、清理等。這些詞可以用來表達相似的含義。而與糾曹相對的反義詞則可以是混亂、淩亂等詞彙,表示缺乏整理和糾理的狀态。
希望以上的簡短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