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uddle-headed]形容笨拙的樣子
傻氣。《紅樓夢》第九九回:“隻是我愁 寳玉 還是那麼傻頭傻腦的。” 魯迅 《彷徨·長明燈》:“就是吹熄了燈,那些東西不是還在麼?不要這麼傻頭傻腦了,還是回去!睡覺去!”
核心含義:形容人言行遲鈍、愚笨或神态呆闆,缺乏機靈勁兒。常含貶義,但也可用于調侃或親昵語境。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狀态詞。形容人糊塗或反應遲鈍的樣子。
例句:“他一副傻頭傻腦的表情,半天沒聽懂問題。”
來源: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ISBN 978-7-100-12450-8
《漢語大詞典》
形容人思維遲鈍、言行笨拙。多指因天真或缺乏經驗而顯得呆愣。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ISBN 978-7-5326-5330-5
清代小說《紅樓夢》中已有類似表述(如“呆頭呆腦”),近現代文學(如魯迅作品)廣泛使用“傻頭傻腦”刻畫人物神态。
該詞常見于文學、影視作品中對憨厚角色或喜劇人物的描寫,如老舍《駱駝祥子》中祥子的質樸形象。
如需具體文獻例句或學術研究引用,可提供進一步查詢方向。
“傻頭傻腦”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形容人愚笨、不聰明,思想糊塗或行為舉止笨拙,缺乏靈活性和智慧。該詞通過雙形容詞疊加的結構,強化了對愚笨程度的描述,帶有一定貶義色彩。
最早見于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第九十九回:“隻是我愁寶玉還是那麼傻頭傻腦的,這麼說起來,比頭裡竟明白多了。”後來魯迅在《彷徨·長明燈》中也有使用:“不要這麼傻頭傻腦了,還是回去!睡覺去!”。
該詞多用于口語或文學描寫,使用時需注意場合,避免對他人造成冒犯。如需更完整例句或出處考證,可參考《紅樓夢》原文及相關文學解析。
拔毛連茹表起鼈臑不利操之過急澄輝充欲出生率打骸垢費出付合改政移風閤署貢情過淋黑蟻吼罵驩呼歡侍恢誕回奪講衆焦碎集訓爵土衎衎狂稚量力而為麗目流媚六先生龍騰虎嘯落職緑珠井芒種内部矛盾齯齒譴告骞損樵青奇山異水榷官伸懶腰使臣衰憊衰緒刷然水牒說話思咎骕骕挺然橐甲束兵徒友文行出處文曜無颠倒閑冷閑路校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