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縮俎的意思、縮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縮俎的解釋

謂祭品縱陳于俎。《儀禮·公食大夫禮》:“魚七,縮俎寝右。” 賈公彥 疏:“縮,縱也。魚在俎為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縮俎”是一個古代禮儀術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權威文獻及字形分析得出:

一、基本含義 指祭品縱向陳放于俎上的禮儀形式。“縮”表示縱向排列,“俎”為古代祭祀或宴飨時盛放牲體的禮器。

二、文獻出處 源自《儀禮·公食大夫禮》的記載:“魚七,縮俎寝右。”東漢經學家賈公彥在注疏中明确解釋:“縮,縱也。魚在俎為縱。”說明祭品擺放方向有嚴格的禮制規範。

三、結構分析

四、現代使用 該詞屬于古代禮制專有名詞,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主要見于研究《儀禮》等經典的學術文獻中。需注意網絡上有将“縮俎”誤釋為“縮小範圍”的引申義(如、6),實為對古義的曲解。

建議:如需深入研究,可參考《儀禮注疏》《說文解字》等古籍,或查閱漢典等權威字源網站。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是《縮俎》

《縮俎》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在行為或言語上略去前人或書上的引文,隻保留其要點,進行簡略概括。

拆分部首和筆畫

《縮俎》的拆分部首為“缶”和“人”,其中“缶”是指“罐子”的意思,筆畫數為6,而“人”則表示“人”的意思,筆畫數為2。

來源

《縮俎》這個詞最早出現在《韓非子·外儲說右上》一書中,是由中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韓非創造的。

繁體

《縮俎》的繁體字為「縮俎」。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古時候的《縮俎》可以寫成「縮祖」或「續族」等形式。

例句

1. 他的演講非常精彩,用了很多《縮俎》的手法,簡潔而有力。
2. 這篇文章對曆史事件進行了《縮俎》處理,讓讀者更加易于理解。

組詞

同義詞:簡化、概括、濃縮
反義詞:詳述、詳盡、詳細、詳陳

總結

《縮俎》是一個指代在行為或言語上略去前人或書上的引文,隻保留其要點,進行簡略概括的詞彙。它的拆分部首為“缶”和“人”,來源于中國戰國時期的思想家韓非。在繁體字中,它的寫作形式為「縮俎」。 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是「縮祖」或「續族」等形式。例如:“他的演講非常精彩,用了很多《縮俎》的手法,簡潔而有力。” 同義詞包括簡化、概括、濃縮,反義詞則為詳述、詳盡、詳細、詳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