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沃州 ”。山名。在 浙江省 新昌縣 東。上有 放鶴亭 、 養馬坡 ,相傳為 晉 支遁 放鶴養馬處。 唐 皇甫冉 《題昭上人房》詩:“ 沃州 傳教後,百衲老空林。” 唐 白居易 《沃洲山禅院記》:“東南山水, 越 為首, 剡 為面, 沃洲 、 天姥 為眉目。” 清 金農 《<冬心先生集>自序》:“江( 錢塘 )之外又山無窮,若 沃洲 、 天姥 、 雲門 、 洛思 諸峯嶺。”
沃洲(wò zhōu)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地理與文學雙重意蘊的詞彙,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指水土豐美的河中小洲。古代“洲”特指江河中泥沙淤積形成的陸地,“沃”形容土地肥饒、灌溉便利,故“沃洲”本義指河流中適宜耕種的沖積沙洲。該詞最早見于北魏郦道元《水經注·漸江水》:“江水又東迳沃洲……有沃洲山,山有放鶴峰。”
理想化田園意象
唐宋詩詞中常以“沃洲”象征隱逸樂土。如白居易《沃洲山禅院記》稱:“東南山水,越為首,剡為面,沃洲天姥為眉目”,将其塑造為與世隔絕的桃源勝地。
專有地名
特指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的沃洲山,為道教第十六福地。南朝《雲笈七籤》載:“沃洲在越州剡縣南,屬真人方明所治”。現存沃洲湖景區,存有支遁放鶴亭、智者大師衣缽塔等遺迹。
因東晉高僧支遁隱居沃洲山養鶴修道,“沃洲”成為隱逸文化的符號。唐詩如劉長卿《送方外上人》“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借其暗諷假隱士,深化了其文化内涵。
參考資料(符合權威來源):
“沃洲”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以下主要含義及背景信息:
提示:若需進一步了解支遁生平或浙江新昌縣其他景點,可參考權威曆史資料或地方志。
暴室背心揙玭标檢蠶婦吵吵城隍船主大羅天蹬踏第名鄂君翠被反本還原放恕幹花官蝦蟆國宦黃爐歡叫戶竈嘉材艱關狡兔三穴緊絭巨口拷掠可痛累時斂諧遼東華表莅事者利嘴樓棚戮人麥天買直毛索面洽密都冥客南虢喏喏胚盤篇家擒縱機構蚑蚑趨步膳葷蛇蟊神經失常事不過三食莽史巫損剝湯廚甜俏體理躗言文陣小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