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商節的意思、商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商節的解釋

秋令時節。《初學記》卷三引 梁元帝 《纂要》:“秋曰白藏……節曰素節、商節。” 唐 李迥秀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風字》:“重九臨商節,登高出 漢 宮。” 清 黃景仁 《中元僧舍》詩:“人鬼半天涯,悽魂斂商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商節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三個層次,綜合參考權威辭書典籍:

一、核心釋義(時序概念)

商節指秋季,源于古人對季節與五音(宮、商、角、徵、羽)的對應關系。《禮記·月令》将五音中的“商”音與秋季相配,因商音凄清肅殺,契合秋日蕭瑟之氣。故“商節”成為秋季的雅稱,如清代厲荃《事物異名錄·歲時·秋》載:“秋曰商節。”

二、引申義(節氣與物候)

  1. 節氣特征:泛指秋季的節令氣候,突出“肅殺”“收斂”之意。《淮南子·天文訓》以“商”配西方、屬金,對應秋收、刑伐之事,故“商節”暗含萬物凋零、寒霜漸臨之象。
  2. 物候關聯:古詩詞常以“商節”代指秋風、白露等意象。如宋代晏殊詞“商節已至,玉露初零”,借音律之名描繪秋景。

三、文化象征(悲秋情結)

因商音凄怆,“商節”被賦予文人感時傷懷的意蘊。唐代杜甫《秋興八首》中“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雖未直用“商節”,卻以砧聲(屬商音)呼應秋思,體現該詞在傳統文化中的情感投射。


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商節”詞條釋義。
  2. 《辭源》(修訂本),“商”字部對五音配屬的考據。
  3. 《全唐詩》杜甫卷箋注(中華書局),秋日意象分析章節。

    (注:因文獻版權限制未提供鍊接,建議通過權威出版社官網或學術數據庫檢索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商節”是漢語詞彙,主要用于古代文學語境中,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秋令時節,即秋季。因古代以五音(宮、商、角、徵、羽)對應四季,其中“商”屬金,對應秋季,故稱。

二、文獻出處

  1. 《纂要》(梁元帝著):記載“秋曰白藏……節曰素節、商節”,說明“商節”是秋季的别稱。
  2. 唐代詩歌:李迥秀《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制得風字》中“重九臨商節”,将重陽節與商節關聯。
  3. 清代詩詞:黃景仁《中元僧舍》用“悽魂斂商節”渲染秋日蕭瑟氛圍。

三、相關詞語

四、現代使用 現代漢語中較少見,多出現在古籍研究或文學創作中。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獻考證,可參考《初學記》等典籍或漢典網(來源2、4、5)。

别人正在浏覽...

抱冰被襆憋懯碧紗蠶賊癡懶酬诘楚岸存食逮考當役得虧第巴睇睨短幸材枋箄赗吊風行一世甘州破遘會櫃櫥古經汗馬之功回帆鼓驕節教務長家無鬥儲敬而遠之炯炯有神就位急性兩珥蓼洲周公離方遁員林旭霖淫六雄馬屁夢裡蝴蝶祢廟披布蒱睃摸索奇邁卿士寮三韓紙散片鬖髿生産基金倏而松齋宿老楟花頽絶托理烏角帶五缞吳下汙眼先見曉識